“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宫课堂!”
9月21日下午,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中国空间站开展了“天宫课堂”第四次授课,球形火焰、奇妙“乒乓球”和动量守恒等精彩的实验项目,在这个对中国航天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再次开启全国中小学生太空知识的奇幻旅程。中国空间站与地球相距400公里左右,如何保证授课图像清晰、话音稳定,实现太空“传佳音”?
精准的系统分析与论证是必要的前期工作。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研制人员在任务实施前仔细比对前期在轨飞行数据,针对太空授课的飞行指令和飞行状态开展精心设计和规划,设计了两个舱段中继天线接力的数据传输模式,保证直播信号不间断。
研制人员还设置了图像和话音设备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图像话音清晰稳定,设置了整站网络状态,用以保障系统网络通信稳定。
本次太空授课面向全球现场直播,这就要求所有参加任务人员能够快速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为及时应对直播授课时的各类场景,研制人员精心推演、熟悉预案,一边仔细梳理和识别可能的故障,一边推演和演练预案处置流程,确保每个人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每一堂生动的太空课程离不开中继终端高效稳定的通信保障。与以往飞行器不同的是,神舟十六号飞船上采用了具备三大优势的升级版中继终端,中继终端上所有产品均按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目前最新技术进行了优化升级。
之前发射的飞行器使用的中继终端产品重量较重,研制团队借助最新工艺技术,对产品进行小型化、集成化设计之后,在原有功能和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升级版产品成功减重9公斤,产品集成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以前需要依靠产品中的几个芯片共同完成处理的一项工作,在对产品的数字处理功能进行大量优化升级后,仅需一个芯片即可。
通信保障技术的日趋成熟,也让天地互动进行得更加充分——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内实现授课“首秀”;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三位“太空教师”再次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现场教学;2022年10月12日,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中国空间站里的第三堂课。
当前,中国空间站已全面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回首31年前的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刚刚立项实施。走过31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丰硕成果,一批批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一次次圆满的太空授课把太空梦、科学梦的种子撒进大家心间。此次太空授课再一次点燃了同学们探索宇宙的热情,必将激励他们继续追逐梦想、筑梦天宫。(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