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拉特前旗

小辣椒映“红”致富路

  □本报记者  薛来  实习生  屈荣

  张福林摘了一根“香研7号”线椒,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嗯,这个辣椒清脆甘甜。”他顺手又摘了一根“博辣1号”朝天椒,“咱们再尝尝这根辣椒的口味,”说着就把辣椒送进嘴里,“啊呀,呸……辣死了!”这一系列举动让记者忍俊不禁。

  身为红明村党支部书记的张福林,每年要多次接待全国各地的客商。“我们这里空气干燥、光照充足,种出来的辣椒品相好、口感佳、产量高,许多辣酱生产企业都到这里收购辣椒,根本不愁卖。”他一边擦嘴一边笑着为记者介绍。

  站在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红明村万亩辣椒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农田美景,1万亩辣椒连片种植基地一眼望不到边,翠绿、鲜红的辣椒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前几年,我们也积极推进辣椒种植,但过程并不顺利,许多村民认为辣椒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太大,经常是赚一年赔一年,所以都不愿意种植辣椒,更不愿意流转土地。”张福林介绍。

  为了打消村民顾虑,红明村党支部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带头流转土地,同时组成工作专班,连续一个多月不分昼夜,深入村组,一家家发动、一户户号召,最终说服310户农户“让利”流转土地,67户农户同意连片种植辣椒,通过采取“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与巴彦淖尔市农垦集团和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建成万亩辣椒产业园。同时,通过为合作企业提供土地矛盾调解、劳务用工对接等社会化服务,以服务费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依托企业的产业优势,为周边村民提供辣椒移栽、采摘、田间管理等就业岗位……看在眼里的实惠,让群众彻底放下了顾虑,决心跟着村党支部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2022年辣椒平均亩产4000斤,鲜椒价格1.8元到2元,农户自种亩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流转土地亩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张福林高兴地说。

  在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原来生长小麦的地方已经被颗颗绿油油的油葵占据,套种的辣椒叶繁果硕,这种小麦套辣椒复种油葵模式在全区也是独家尝试。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支部一特色”的整体发展布局,立足土地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引进多种辣椒品种,除在大佘太镇打造万亩辣椒产业园,打响“佘太红”品牌外,还在额尔登布拉格、苏独仑、先锋等苏木镇创新推行“辣椒套种小麦”“辣椒套种西瓜”“辣椒套种葵花”等种植方式,打造辣椒特色优势区。

  “在辣椒地里套种小麦,麦后复种葵花,这种‘一椒两套种’模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可以利用3种作物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充分发挥边行优势,提高产量,实现一地多产、一地多收。”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公司种植片区负责人池波说。

  为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乌拉特前旗专门组建了辣椒种植技术人才团队,在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品牌打造、基地建设、标准定制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组织专家人才和辣椒种植大户开展产业座谈会和田间论坛活动,推动种椒种植户在金融服务、土地流转、劳务用工、技术指导、市场研判等方面互通互鉴,形成产业攻坚合力。对此,从事辣椒种植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张慧深有感触:“我们辣椒种植户在专业技术人才的指导下抱团发展,形成了市场,在销售环节具有市场话语权。”

  此外,乌拉特前旗以27家人才驿站、6家科技小院、8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产业人才平台,吸引华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套学院的12名大学生定期开展技术服务,联合巴彦淖尔市农垦集团等企业“送技下乡”,推动全旗辣椒产业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新路子,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目前,乌拉特前旗辣椒种植面积已达4.42万亩,预计总产值超过3亿元,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效应,小辣椒正在映“红”乡村振兴致富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出彩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锡林郭勒
小辣椒映“红”致富路
让残疾人家庭“有爱无碍”
【集市】
丰收节“牵手”那达慕
“唱”响产业发展增收曲
家门口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