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喀喇沁旗用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喀喇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赤峰市西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这里森林覆盖率达57.8%,被誉为“首都北京的后花园”。 

  近年来,喀喇沁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旅游、道地药材、林下经济、特色种养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两山”转化之路。近期,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营造万顷绿林,厚植生态底色。八月的喀喇沁旗马鞍山树木葱郁、花海烂漫,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赏,这里被誉为“塞外小黄山”。多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围绕京津风沙源治理、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以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4个国有林场为重点,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截至目前,森林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6万亩增加到275万亩。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境内拥有鹿、狐、狍等野生动物18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5种;白扦云杉、桔梗、沙棘等植物803种。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多年来,当地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和冬季清洁取暖比例,推进工业废气稳定达标排放,全面完成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加强施工道路扬尘污染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2022年,喀喇沁旗优良天数比例达93.4%。永久封堵入河排污口19个,扎实开展雨污分流和规范化整治工作,完成老哈河、锡伯河等主要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中心城区防洪及环城水系治理、河道疏浚等重点工程,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稳定达到II类水质,全旗实现无黑臭水体。完成重点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业用地分类管控及风险等级划分等工作,全旗土壤环境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已成这里的常态。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春寒料峭,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的农民已经开始在田里忙碌。这里是全国重要的中蒙药材产销基地之一。为了生产出道地药材,当地施肥用的都是经过两遍发酵的羊粪,既保持了土壤的肥力,又保障了药材的品质。当地按照“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目前,全旗种植中蒙药材面积达10万亩,年产北沙参、桔梗、黄芪、防风等鲜品30余万吨,总产值达30余亿元;依托旺业甸林场、马鞍山林场、王爷府林场、大牛群林场试点示范,发展林下食用菌3500亩。林下养殖土鸡、大鹅、梅花鹿等,养殖户年均增收10万余元。生态赋能驱动区域经济更富活力,特色种养产值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21.89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30亿元,“两山”转化成效日益明显。

  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6月,喀喇沁旗为期一个月的文化旅游节拉开了序幕。当地一家百年老店“土窑烤肉”顾客络绎不绝,店主高兴地说:“平时多是老顾客,旅游旺季店里根本忙不过来。”近年来,当地坚持“清新喀喇沁、健康生态游”发展定位,努力打好“休闲康养度假游”和“近郊乡村休闲游”两张王牌,倾力建设六大核心景区,发展特色化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春来踏青夏游园、秋来赏叶冬滑雪”的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格局,先后获得“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等称号,成功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总收入从2012年的2.9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9.8亿元,实现了生态美和百姓富的双赢。

  多年来,喀喇沁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走出一条用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的绿色发展之路,为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实现“绿富同兴”提供了喀喇沁智慧和喀喇沁方案。(白小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锡林郭勒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出彩
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振兴
内蒙古河套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跑出“加速度”
杭锦后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校园结出硕果
锻造新时代组工干部
构建教育体系 深化综合改革
以“实”字当头办好惠民利民实事
汽油、柴油价格下调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
喀喇沁旗用生态“含绿量”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
健康吃油条
遗失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