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镇馆之宝

(二十九)
  乐舞图漆盒  再现两千年前演奏场景

  □程磊磊

  藏品: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

  年代:战国。

  材质:木质。

  规格: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

  特征:鸳鸯形漆盒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是我国明令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重器。木质鸳鸯颈下有一个圆形榫头,嵌入器身颈部的卯孔内,鸳鸯头便可以自由转动。漆盒内部被挖空,背上有长方形孔,配浮雕夔龙盖。鸳鸯的翅膀微微上翘,尾部平伸,足做蜷曲状;全身以黑漆为地,朱红和金黄两种色彩为饰;头部、胸部、背部等部位施以艳丽的鳞纹、锯齿纹、菱格纹等,绘出鸳鸯羽毛的纹饰。器腹右侧绘击鼓乐舞图,旁边绘一兽持2只鼓槌击鼓,另一旁绘一高大佩剑武士,仿佛正随着鼓声起舞。器腹左侧绘撞钟击磬图,以单足伫立的两只凤鸟为立柱,立柱分上下两层,上层挂2只甬钟,下层悬2只磬,旁边有一似人又似鸟的乐师,拿着撞钟棒正在撞钟。这两幅图形象地描绘了战国早期宫廷乐舞的景象。

  渊源:据文献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虞夏时代,我国就已开始出现漆器。从考古发现来看,我国油漆技术的萌芽出现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商代,人们认识到漆膜对物品有防腐保护作用,油漆的用途广泛起来,除了食器和祭器,车辆、乐器、棺椁和一些日用品也开始用油漆涂饰。除了木胎漆器外,皮胎和用麻布作胎的夹胎漆器也出现了,漆器的制造从粗糙发展为精美。

  鸳鸯,在古代文人和民间传说中,都是恩爱、痴情的象征。《诗经》中有两首与鸳鸯相关的诗句传播较为广泛,一为《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一为《诗经·小雅·白华》:“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西晋的崔豹,在《古今注·鸟兽》中说:“鸳鸯,水鸟,鳧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至死。故曰疋鸟。”疋鸟,特指鸳鸯。

  点评:音乐和舞蹈是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以礼乐文化为代表的礼制就一直生生不息。文中彩绘乐舞图鸳鸯漆盒距今已有2400多年,图案精美、造型别致、颇富情趣,堪称战国漆器的代表作。

  战国之后,关于编钟、编磬演奏的图像资料十分罕见。漆盒上用钟棒演奏编钟的方法,让2400多年前演奏的场景鲜活再现,为后人想象曾侯乙编钟演奏提供了依据。

  藏所:湖北省博物馆。

  皿天全方罍  器身漂流近百年

  □周小丽

  藏品:皿天全方罍。

  年代:商代晚期。

  质地:青铜。

  规格:整器通高84.8厘米,重51.5千克。

  特点:方罍是古代礼器中的大型盛酒器。青铜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铸造于商代晚期,不仅是存世的商周方罍中体量最大的“方罍之王”,也是迄今所见商周酒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皿方罍由器身与器盖组成,整体形态雄伟傲然。器盖呈四阿式屋顶状,中脊中部置一四阿式屋顶状钮;器身直颈,弧肩,下腹收敛,圈足较高,外撇。器盖内铸铭文两行八字“皿天全作父己尊彝。”“皿”,在商周青铜器铭中用作徽号,以标示制器者所出之族氏;“天”,也是族氏徽号,应为“皿”族的分支;“全”,是制器者的名字;“父己”,为受祭者,是制器者父辈先人的庙号。

  渊源:商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最繁荣的时期。方罍的出现不晚于商王武丁时期,西周早期之后不再流行。

  皿方罍1919年初夏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出土。当天时值暴雨,读小学的艾心斋在一处溪沟边发现一件盖状器物,便叫来父亲艾清宴,父子将器物挖出,藏于家中。1924年,艾家想出售这件器物,百乐斋古玩店的老板石瑜璋得到消息,来到艾家,估价400块银圆。艾清宴有些不甘心,将器盖拿给附近新民小学的校长钟逢雨看。钟校长看到器盖上的铭文,知道此物非同一般,表示愿意出800块大洋购买全器。石瑜璋得到这个消息,丢下装有400块大洋的布袋,抱着近百斤的器身夺门而去。器盖被艾清宴给儿子充了学资。

  后来,军阀周磐得知钟逢雨手中有件宝贝,派兵到他家搜出,占有了器盖。新中国成立后,周磐被抓,主动交出器盖,由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1956年,省文管会与省博物馆合并,器盖为湖南省博物馆珍藏。

  再说皿方罍器身,被石瑜璋以100万大洋卖给上海大古玩家李文卿和马长生,后又辗转流传于包尔禄、姚叔来、卢芹斋等20世纪早期知名古董商之手。半个多世纪后,1992年,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先生出访日本,在旅日华人收藏家新田栋一家中偶然看见皿方罍器身,觉得与湖南省博物馆藏的器盖应为一体。

  湖南省博物馆方面闻讯而至,却与藏家协商未果。2001年,皿方罍器身又以9246000美元的高价转给法国一位藏家。2013年底,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所传出消息,皿方罍器身将被委托拍卖。为保文物回归,我国文博机构、文物藏家纷纷行动起来。台湾收藏家曹兴诚发出倡议:“由湖南省博物馆以预估底价一千万美金去拍回来,其他华人藏家一律不出手,不让人来炒作价格。”华人收藏界承诺,即使开拍,只要湖南团还在举牌,都作壁上观。

  经过多方努力,2014年3月19日,湖南代表团与卖方及佳士得公司在距拍卖开场不足24小时的时间内签署了洽购协议。6月12日,皿方罍器身在纽约完成交接,6月21日入境通关回到祖国的怀抱。从此,皿方罍再也不是私人收藏的器物,而是作为古代中国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为人们讲述曾经的故事。

  点评:这件距今3000多年的皿天全方罍,造型雄浑,体量巨大,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其高超卓绝的铸造技术、神采飞扬的气势和令人倾倒的精美纹饰,在成品方罍中亦为翘楚。有学者研究,制器者通过引进铸器技术和祭礼样式,将中原文化带入湖南地方,促进了中原青铜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是中国古代文明进步和文化圈形成的重要力量。

  藏所:湖南省博物馆。

  邓仲牺尊  身附四只动物

  □李喜庆

  藏品:邓仲牺尊。

  年代:西周。

  质地:青铜。

  规格:长40.5厘米,高38.9厘米。

  特点:牺尊呈兽形,头有双角,角内侧有一个弯曲上翘的小叉。腹有双翼,腹部两侧各有一个鸟形竖扉,扉下有三角形小翼。兽背站立的凤鸟是牺尊的盖纽,兽的后脑勺上铸着一只向上行走的卷尾虎,兽的胸前和臀部各铸一只回首卷尾龙。牺尊盖内底部和器体腹内各有两行六字铭文“邓仲作宝尊彝”,意思是这是邓国的次子做的青铜礼器。因此,这件牺尊被称为“邓仲牺尊”。

  渊源:牺尊指动物造型的盛酒器,多见于春秋战国和商周时期,造型独特,数量罕见。牺的本义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猪、牛、羊等牲畜。

  邓仲牺尊1984年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墓地。1983年至1986年,考古人员在张家坡村的西周丰镐遗址,共发掘西周初期至晚期的墓葬390座,其中有4座带墓道的大型贵族墓,是西周重臣井叔家族墓。

  邓仲牺尊上铭文中的“邓仲”,据考证应该是邓国名叫“仲”的贵族。邓国是周王朝在汉水流域分封的诸侯国,位于今天河南邓州一带。在西周,高等级贵族为了巩固家族地位常采用联姻手段。专家推测,邓仲牺尊可能是早先嫁与井叔家族的邓国女子的媵器。几千年前,邓仲牺尊随着送亲的队伍从邓国来到国都丰镐,成了远嫁之女思念父母、思念家乡的精神寄托。

  点评:邓仲牺尊做工精致华美,堪称是青铜器中的瑰宝。独特的造型和周身精美的纹饰,体现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高超水平。

  藏所:中国考古博物馆。

  元青花凤首扁壶  四十八块碎片拼成

  □雷焕

  藏品:元青花凤首扁壶。

  年代:元代。

  质地:瓷。

  规格:高18.7厘米,口径4厘米。

  特点:元青花凤首扁壶是北京首都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该壶壶体扁圆,直颈小口,底足在沙胎上挂一层很薄的护胎釉。壶以昂起的凤首作流,卷起的凤尾作柄,凤身绘在圆形壶体上部,双翅垂至壶体两侧,壶体下部则装饰盛开的牡丹,呈现凤鸟飞翔于牡丹丛中的情景。

  渊源:元青花由于存世稀少,为国际、国内各著名博物馆争相收藏。文中这件元青花凤首扁壶虽然精美绝伦,却是历经磨难而重生。

  1970年初春,北京标准件四厂的工人在旧鼓楼大街豁口的城墙下挖土,挖出一坛青花白地瓷器。北京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的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到现场后,发现这些青花瓷器已经成了碎片。他们用了3天时间把土堆筛了一遍,挑拣出碎瓷片,装在箱子里,用自行车驮回办公室,一片一片拼对出十多件盘子、碗、盏托等瓷器,其中最精美的便数这个扁壶。可是,48块大大小小的碎片只能拼出扁壶的一半,其余部分只能由美术师用石膏修补。虽然黏合不是很精细,接缝清晰可见,甚至大家还开玩笑说,这是二凤的姐姐——大凤(缝),但是在随后的30多年里,样貌残缺的元青花凤首扁壶经常出现在杂志里、邮票上、展览中,引来无数惊叹。2004年,首都博物馆将扁壶送交修复专家蒋道银先生,进行了历时13个月的修复,元青花凤首扁壶宛若新生。

  点评:元青花凤首扁壶制作工艺繁缛,流采用模制成型,壶柄以捏塑成型,壶身为雕镶成型,最后合成整体,造型构思别具匠心,纹饰生动流畅,釉质莹润。青花料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料,发色绚丽浓艳,略有晕散,铁锈斑特征非常明显。它是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青花图案装饰与造型工艺相融合的体现,是元青花瓷的代表作之一。

  藏所:首都博物馆。

  承安宝货银锭  全国共八件

  □王家年

  藏品:承安宝货银锭。

  年代:金代。

  质地:白银。

  规格:重60.5克。

  特点:承安宝货银锭是金代的白银货币,铸量稀少,流通时间很短,因罕见而珍贵。上世纪80年代,承安宝货银锭才被发现,全国一共8件。承安宝货银锭铸造于金承安二年,形制为束身圆头板,表面略内凹,錾刻有铭文“承安宝货一两半”及“库部”字样,是中国钱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渊源:自唐代以来,银铤作为古代的流通货币,被国家储备、民间窖藏。到了宋代,它又演变为国家和地方税收特种货币,由此衍生出专用的南宋“出门税”银铤,又称银锭。宋金时期的银铤多呈束腰银板状,板身厚实,因其形状类似猪腰子,地方百姓俗称“猪腰银”。银板上的錾文表明银铤多用于纳税,而且有铸造人、铸造地、验收人、过秤人、年月日等字和花押。由此可知,宋金时期对银铤的管理非常严格。

  金章宗承安二年,朝廷设立五京、十四总管府、十九路。朝廷规定,承安宝货银铤的流通范围是大同到北京、辽阳以北一带。承安宝货银锭成色均在95%以上,重量有一两和一两半两种。按承安宝货每两折钱二贯推算,其面值是一两、一两半、二两半、五两和十两。

  点评:承安宝货银锭是中国历史上的白银货币,可以与铜钱、宝券相互兑换。承安宝货银锭用途广泛,史书记载金章宗时期曾用来作为官兵的薪俸和边戍军需,除此之外,还用于商业流通。

  藏所:中国钱币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二十九)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广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首府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