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内蒙古有责任在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上走在前、作表率,体现模范自治区应有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就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准确把握民族工作与其他领域工作的关系,从国家发展大局把握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胡清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规律,立足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创造性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内蒙古有责任在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上走在前、作表率,体现模范自治区应有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中央应时代之变,把准民族工作的时代脉搏,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廓清迷雾、统一思想、指导行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同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评价和总结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具体工作作出全面深刻阐释和安排部署;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进一步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从针对民族地区的局部性民族工作策略,到被提升为全局性的民族工作方针,再到主线地位的逐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定位、理论意义不断推进。党中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现实针对性、特殊紧迫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逻辑严密、内容完整、思想深邃,以其突出的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性,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主责。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课题。
从现实层面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民族工作领域还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我国开启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但民族地区的发展仍相对滞后。因此,必须把东中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当前,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但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随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不断巩固,但社会上、学术界、网络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嘈杂声音,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尖锐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把脉定向、明确路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作出详细阐释和工作部署。2023年7月,围绕办好两件大事,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促进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这是在法治轨道上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重要举措。2023年12月,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形有感有效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彻到各项工作中的意志和决心。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就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日常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做好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一重要部署,准确把握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任务,体现出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就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包括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各项重点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也曾经是深度贫困区,虽然已经整体脱贫,但致富的基础仍然较为薄弱。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要部署,从民族地区的区位特点、发展状况、资源禀赋、战略定位等具体实际出发,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意义。
一是要准确把握民族工作与其他领域工作的关系。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民族地区每一项工作都与民族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看待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做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二是要从国家发展大局把握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仅要统筹区内各个地区、各项工作、各种关系,还要统筹国家和地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自觉把内蒙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审视和谋划,把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一切站位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关系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作为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内蒙古在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内蒙古能源资源富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农牧业大区,内蒙古具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长期以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内蒙古内连八省区、外接俄蒙,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地理位置独特,开放优势明显。因此,必须加快推进“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建设,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力量。要全力以赴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努力使全区经济体量进入全国中游,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与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起来,全面准确把握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和部署要求,切实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增强全面贯彻主线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进一步谋实思路举措,把贯彻主线和履行职责有机统一起来,在结合和融入上下足功夫,找到贯彻主线的切入点、发力点,把主线具体深入地贯彻到完成两件大事的各项具体工作中。要多从机制上想办法,强化落实和把关职责,建立统筹协调、检查督办、跟踪问效、监督问责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制度化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要在“共同”上下功夫,全面推动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有事情一起做,有难题一起扛,发展成果一起分享。要加强对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重大问题研究,结合区情实际,把握特殊性,强化协同性,更好促进各项政策与民族政策同向发力,更好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民族理论与政策教研部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