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富车间”联姻电商平台

产业兴旺 增收加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不起眼的小荞麦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大产业。近日,随着一批批荞麦壳制品源源不断运往外地,村民依靠荞麦壳制品实现了稳定增收。“以前行情最好的时候荞麦壳1斤4块钱,如今用荞麦壳加工制作成耳枕,每个枕头能卖到60元左右,去掉布料、手工成本,荞麦壳升值了一倍左右。”乌丹镇村民靳永说,种下荞麦,播种希望,丰富的荞麦壳资源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香饽饽”。

  近年来,我区各地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强化监测帮扶,根据脱贫户的生产能力、产业发展特点,优先扶持带动作用强、适合以家庭为单元进行生产经营的项目,大力培育种植、养殖、旅游及特色制品加工等产业。多种乳、肉、瓜果、粮食、蔬菜、林草等特色产业就业帮扶模式,成为完善拓宽涉农产业渠道、提高村民收入,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作为内蒙古荞麦种植面积最大的旗县,翁牛特旗坚持创新驱动,鼓励引导企业构建全荞麦产业链。该旗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杨颖带领内蒙古明阳农业科贸有限公司,以“致富车间”为载体,创立了“公司+基地+低收入户”“荞麦全产业链带动农村+异地搬迁社区+城镇”“电商平台+基地+低收入户”帮扶模式,几年来,通过扩建荞麦壳缝纫车间、杂粮分装车间带动就业,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同时为有需要的种植户捐赠荞麦种子,免费进行农业种植指导,覆盖1500余户、2400余人。2023年,被帮扶户人均实现增收500元。

  兴安盟科右前旗展翼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齐晓景作为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为增强脱贫人口的“造血”能力,创新推出了“赠鸡还蛋”“赠鸡还鸡”“赠苗还肉”“送订单进庭院”“电商带货”“带农直播”等方式,把脱贫户与合作社紧密捆绑在一起,群众不需支出就能获取收益。“这种帮扶模式具有轻体力、低技术、风险小、收入高的特点,是专门为有需要的村民量身定做的。”齐晓景说,“目前共对接231户,户均增收1200元。”

  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我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聚焦“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持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以“小”产业拉动“大”效益,推动乡村振兴,村民借助相关产业实现了稳定增收。

  2023年,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率先在自治区设立“共同富裕”资金,成立首个共同富裕基金会,广大工业企业充分发挥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认捐3.686亿元,为共同富裕设立了“资金池”,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及产业发展,具体包括改造基层办事处、建设互助养老院试点项目,改造各镇污水、供暖、全民健身中心和老旧小区管网等众多民生工程。目前,全旗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流转聘用、电商带货等多元化发展模式不断呈现,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比例达到68%,同比增加3%,带动农牧民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建功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强支部、抓治理、树新风,兴产业、促兴旺,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和共同富裕,是内蒙古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生动诠释。未来,我区要继续创新乡村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融合,建好平台载体,完善利益联结。强化乡村规划引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治理,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王林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资讯
   第08版:相约十四冬魅力内蒙古·开放篇
动车“体检”护航春运
内蒙古以雪为帆化雪为金点燃冬季旅游市场
提速增效 林木采伐掌上办 轻松一“点”免奔波
稳扎稳打 夯实根基持续发力守护能源安全
优化服务 监管为民柔性执法展现智慧姿态
招商引资“加速跑” 枝繁巢暖“金凤来”
厅线联动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力促事事办成
产业兴旺 增收加速
共商共建 “小板凳”上听民意 “拉家常”中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