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 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出处】

  (东汉)荀悦《申鉴·俗嫌》

  【原典】

  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释义】

  《申鉴》是东汉末年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后汉书》本传说,荀悦志在匡辅汉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在重申历史经验教训,以供皇帝借鉴。全书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上》《杂言下》五篇。其中《俗嫌》主要批评世俗盛行的卜筮、禁忌、祈请、神仙方术、谶纬等迷信。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是对“在上者”即统治者的劝告。意思是,不接受虚妄的言论,不信从虚浮的技艺,不采用华而不实的名称,不兴作伪诈的事业。作者以简洁明确的语言,将四个否定副词和动词联合使用,组成了整齐的排比句式,说明统治者应采取的正确立场,态度坚定,毫不含糊。荀悦进而提出人君治理国家应当“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认为说话必须产生实际效果,方法必须有标准和法则,名声必须与事实相符,做事必须有结果来证实。以此杜绝“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

  【启悟】

  为政之道,贵在实干。古往今来,凡事兴于实,败于虚。春秋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留下了深沉的历史之思。可以说,古往今来,夸夸其谈、好大喜功的人和事,历来为众人所不齿。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个别干部“光说不干假把式”,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工作却原地踏步;迷信“干得好不如说得好”,沉溺于追名逐利,醉心于沽名钓誉。凡此种种,都反映出不端正的干事态度,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还败坏了风气,长此以往,只会招致不满、失去民心。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称赞“飞将军”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真诚老实、恪守本分的干部,必然以求真务实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那些被群众铭记于心、时常怀念的好干部,正是靠踏踏实实的业绩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专心于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不必想方设法突显自己的功绩,苦心孤诣夸耀自己的努力,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为百姓谋福利,自然会在群众心里和历史深处留下印记。

  《论语》中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伟大的事业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广大干部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兼程拼搏出来、奋斗出来的。如果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知行合一,热衷虚谈废务而不求真务实,追求表面文章而不脚踏实地,结果只能是让美好愿景落空。

  作为党员干部,当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卸下虚名的包袱,甩开膀子、脚踏实地,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出新招、实招、硬招,从实处着眼、靠实绩说话,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袁宝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相约十四冬魅力内蒙古特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科技
从“有”到“优”走好养老服务升级路
由“诽谤木”说开去
出游人次创新高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 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辣语】
让老字号不断焕发新生机
火热“村晚”传递乡土乡音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