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海市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南端的“六五四”地区,有一处东南西三面环山的小山沟。20世纪60年代,就在这个小小的山沟里,孕育了以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为代表的内蒙古“小三线”军工企业。在之后的20年里,这片热土不仅为我国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有力地推动了乌海地区的轻工业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1964年,国家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随后三线建设开始启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启动实施了内蒙古“小三线”建设工程。
经过自治区领导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最终自治区党委决定在现在的乌海市海南区山沟里集中布局内蒙古“小三线”军工企业。1965年4月,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的原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内蒙古第三通用机械厂及多个“小三线”配套项目相继在这里开工建设,并成立了“六五四”工程指挥部,之后这里便延续了“六五四”这个地名。
从1965年4月开始,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科技人员、干部和工人义无反顾奔赴这里。他们面对几乎无水、无电、无路、无住房的极端艰苦条件,先生产、后生活,攻克重重困难,谱写出地方军工发展的时代传奇。
1965年当年,“六五四”工程三个主机厂生产所需的土建工程便全部完工。三个主机厂建厂的同时,内蒙古木器厂、内蒙古第二铸锻厂、内蒙古胜利机修厂、内蒙古工具厂、内蒙古跃进电厂等为之配套的军工企业和其他社会事业也陆续建立起来。
这些军工企业从1965年动工建设到1979年军品生产基本结束的十几年间,共创造工业产值1.82亿元、利润1985万元,在我国国防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据介绍,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主要生产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当时为了抓紧时间,广大建设者边生产边建厂,仅用1年零4个月的时间,就造出了第一批半自动步枪,结束了内蒙古不能造枪的历史。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曾提前128天超额完成了56式7.62毫米枪弹全年的生产任务,填补了内蒙古枪弹生产空白,并连续两年被自治区评为“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同时,地方军工企业也培育了一批企业管理干部和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乌海市机械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的军工企业纷纷“军转民”,“六五四”地区的军工企业适应时代潮流积极转型,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获得者许海峰的训练用枪就在这里制造,内蒙古第一台缝纫机、洗衣机、甩干机、音响等就在这里生产。可以说“六五四”地区不仅是内蒙古机械加工制造工业的摇篮,也是乌海市装备制造工业的源头。
时至今日,这些“小三线”军工企业虽然完成了国防建设的历史使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依然鼓舞着乌海人民接续奋斗。
2021年,为纪念这段历史而精心打造的内蒙古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在原址焕新重生。
该纪念馆占地面积527.6平方米,分为历史回响、峥嵘岁月和转型蝶变3个展厅,通过“小三线”概述、转型历程、转型成就等10个单元,图文并茂地再现了“小三线”建设在乌海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展出“小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生活用具、历史文献和军民产品等,重现当年的生产生活场景。
如今,内蒙古小三线军工文化纪念馆不仅承载着这段历史岁月,更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大批游客会来到这里,感受先辈在艰苦奋斗中绽放的光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