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处】

  (唐)李商隐《咏史》

  【原典】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释义】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这首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首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为千古名句,开门见山指出国与家成败的关键:遍观历代前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多由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颔联“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用了两个典故。“琥珀枕”的典故源于《南史·宋·武帝纪》。琥珀自古被认为是极贵重之物,也是镇痛良药。有人送给宋武帝刘裕一个琥珀枕,当时恰逢战事,刘裕毫不吝惜将琥珀枕捣碎,分发给将士用以敷伤。“真珠”即为“珍珠”,“岂得真珠始是车”借用的是《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的事。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自己用珍珠饰车,明晃晃照亮十二乘之车。齐威王不以为然,称他的诸位贤臣就是“珍珠”,他们的光芒可以照耀千里之外。诗人借这两则故事,说明崇俭戒奢、勤俭爱民的重要性。“何须”“岂得”反诘语句增强语气,否定了奢侈之风的虚妄。

  颈联也有两个典故,含在“青海马”和“蜀山蛇”两意象中。“青海马”是指能担当军国大事的良才。“蜀山蛇”指亡国的祸胎,在此指宦官、佞臣。这句是说唐朝国运衰微,栋梁难觅、佞臣难拔,难逃灭亡趋势。“运去”“力穷”,字字千钧,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与痛心。

  尾联是诗人的悲叹。意思是,当年舜唱《南风歌》,一唱而天下太平,但清世已不在,天下大治之局难追,徒余哭声绕耳。“南薰曲”即指“南风歌”,为舜所作,是太平歌。“苍梧”是舜驾崩的地方,“翠华”指翠羽为饰的天子仪仗。这句隐晦地指出晚唐将倾的颓势无可挽回,暗中也有伤己之情,有生不逢时、报国无门之叹。

  【启悟】

  俭则成、奢则败。从“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到“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从“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历史教训不胜枚举、发人深省。如今,走过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戒奢以俭的道理未过时,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忘。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于家而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于国而言,“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不仅浪费有限的资源,更会腐蚀人的心灵、消磨人的意志,败坏党风政风,消解社会“精气神”。唯有勤俭,可抵物欲横流,可树清风正气,可使家国长盛。我们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

  从扎紧厉行勤俭节约的制度篱笆,到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再到主题教育抓实以学正风、养成俭朴之风,我们整治铺张浪费、倡导勤俭节约,并不是要抑制正常的发展,更不是让大家再去过苦日子,而是要培养更加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只有戒奢崇俭、强本节用,该花的一分不省、不该花的一分不掏,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长远发展计、为子孙后代谋。

  点滴虽小,照见俭奢之态;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节俭办公、低碳生活、理性消费、科学点餐、绿色出行,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定能源源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力量。(哈丽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视界
激发人才支撑内动力
拿出“跳起来摘桃子”的干劲拼劲
持续发展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辣语】
景区要摆脱“一次性消费”怪圈
手机号“一键解绑”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