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立劳动者就业需求库和企业用工需求库

兴安盟“大数据+铁脚板”让供需对接更精准

  □本报记者  高敏娜  通讯员  于天宇

  “以前想要找点活,全靠亲戚朋友介绍。现在通过社区零工市场,很快便找到了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逢年过节还有福利。”今年53岁的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市民张清洲想找一份赚钱、顾家两不误的工作,在社区零工市场登记了个人信息,几天时间内就匹配到了数个合适的岗位,这样的服务让他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就业难”“招工难”,供需两端明明都有需求,为什么总是无法精准对接?今年以来,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深化“大数据+铁脚板”机制,围绕服务对象所求所盼所需,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开展富有实效的延伸服务,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求职需求,组织“铁脚板”服务小队分行业对接全盟200余家重点企业,采集企业招聘入职情况、用工需求、人才结构、参保情况等信息,同步收集企业在用工招聘、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诉求,并通过举办招聘会、供需对接会以及“入企问需、送岗上门”等各类就业活动,线上、线下广泛发布招聘信息,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与此同时,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还组织人社服务专员及就业服务专员通过敲门入户、电话问询等方式,了解辖区内各类劳动者就业失业状态、就业技能、求职意向和培训需求,建立劳动者就业需求库和企业用工需求库,依托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嵌入社区的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打造纵向互联、横向互通、数据共享的立体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服务阵地延伸到百姓家门口。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招聘会455场,5591家企业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74294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861人。

  走进内蒙古白医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眼前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在各生产线前忙碌生产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等市场短缺药品。作为一家中型制药企业,内蒙古白医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稳定的专业型员工队伍。为此,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积极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招工,解决用工需求。

  “我们对当地的政策不是很了解,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每个月都来给我们‘传经送宝’,让我们第一时间就能了解到最新的公共就业政策。”内蒙古白医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人员殷泽宁表示,在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及相关单位的帮助下,内蒙古白医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实现产值近1.48亿元,解决当地群众就业70余人。

  为了让各项政策更快直达企业,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分类推出企业吸纳就业、稳岗就业、技能提升、创业扶持等政策礼包,采取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方式深入企业开展“一问、两查、三服务”活动,有效解决了部分中小微企业对政府助企惠企政策“找不到、听不懂、不会办”的难题,打通了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兴安盟累计服务企业近800家,对接解决涉就业领域问题43个。

  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不久前,来自扎赉特旗的42名务工人员乘点对点务工直通车赴北京务工。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为集中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保障服务,为大家减少车费,降低出行成本。“我在扎赉特旗人社部门的岗位推荐下成功入职北京的一家企业,还有专车送我们进厂,超贴心。”登上专车前,务工人员潘立民高兴地说。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为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出得去、留得住、能增收,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集中开展了城乡劳动力信息摸排活动,采集劳动者信息,并借助大数据平台对不同类型的未就业群体进行分析,精准为其提供就业推荐、创业扶持、培训对接、就业援助等服务。此外,兴安盟就业服务中心还通过走出去寻岗探岗、请进来扩岗稳岗相结合的方式,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吉林省白城市、内蒙古通辽市等地区签订劳务协作协议17份,稳步扩大劳务协作“朋友圈”。

  今年以来,兴安盟各级就业部门共联合开展农牧民劳务输出招聘活动60次,向京津唐、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用工地区劳务输出4100余人次,农牧民实现跨省转移就业30104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内蒙古草原保险试点面积约3800万亩
兴安盟“大数据+铁脚板”让供需对接更精准
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获多项国家级大奖
内蒙古博物院因创新而闪亮
乌白线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2359万元捐赠款物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
全球首例瘤胃胶囊成功植入骆驼体内
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雄安营销中心挂牌
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
呼和浩特基层减负从“退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