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

——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
  □本报记者  李存霞

  智慧助残机器人、辅助站立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5月18日,在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现场,一系列高科技智能辅助器具纷纷亮相,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科技为残疾人生活带来的便利。

  “我腿脚不好,刚刚试用了行走助力机器人,戴上它走路真的省力多了!”市民王大爷激动地说,“这些高科技辅助器具不仅能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也能给我们老年人带来便利。”

  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连日来,全区各地围绕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传递到广大残疾人心中。

  乌兰察布市开通听障人士呼救微信小程序无障碍报警平台,解决了听障人士呼叫120时存在的沟通障碍难题;呼和浩特市上线爱青城残疾人服务电子地图,广大公众可利用电子地图检索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残疾人就业托养机构等具体信息;鄂尔多斯市为残疾人发放了电动轮椅、助行器、定位手表等辅助器具……全区各地各相关部门不断创新举措,以科技力量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品质。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全区各级残联及相关部门多措并举,积极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以科技创新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让残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残联投入专项资金,为辖区内数千名重度残疾人配备了“智能健康陪伴机器人”,残疾人可随时通过机器人视频呼叫家庭医生和社区专委寻求帮助,还可以随时进行健康监测、上传健康数据,享受“数智化”助残服务。

  依托互联网和智能自助设备,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等地建设了共享辅具空间,手机扫码自助借还,让残疾人、老年人等有需要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借到辅助器具,以借代购的共享模式也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

  在自治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爱心单位的帮助下,残疾人苏智平的家中安装了智能语音升降橱柜,■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秦艳丽的家中安装了智能声控照明系统,刘志武的家中安装了智能门锁……“黑科技”加持下,残疾人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活品质得以不断提高。

  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自治区残联打造了内蒙古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服务提供数据支持。该平台于5月19日正式上线,将为全区158.58万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帮助,让广大残疾人享受到多方位、精准化的信息化服务。

  “全区各级残联将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统筹安排,着力构建均等化、精准化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优化残疾人服务效能,持续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品质,让广大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自治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佟国清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内蒙古草原保险试点面积约3800万亩
兴安盟“大数据+铁脚板”让供需对接更精准
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获多项国家级大奖
内蒙古博物院因创新而闪亮
乌白线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2359万元捐赠款物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
全球首例瘤胃胶囊成功植入骆驼体内
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雄安营销中心挂牌
科技助残 共享美好生活
呼和浩特基层减负从“退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