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稀土高新区

点燃项目“引擎” 撑起发展“脊梁”

  □本报记者  刘向平  通讯员  贾婷婷

  连日来,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机电园区亿力新能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高性能电工钢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工程车轰鸣作业,建设工人热情高涨,年产40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常化酸洗生产线和16万吨高磁感取向硅钢冷轧生产线,以及配套公辅设施等正在如火如荼建设。

  这一总投资5.02亿元、占地103亩、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的稀土永磁电机产业配套项目,有效盘活了原“年产300套风力发电塔筒制造项目”旧厂房,利用内蒙古的能源优势,着眼于国家战略发展鼓励的高性能电工钢新材料的技术开发与制造,为做大做强包头特钢基地、带动区域电磁材料产业集聚、加速新能源产业链升级将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我们主营的产品高磁感取向硅钢属于产业链中游,广泛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发电机等稀土永磁电机装备制造行业,是国内高磁感硅钢的重要生产商,产品远销泰国、土耳其等国家。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亩均产值2427万元,带动就业1000人。”企业项目负责人赵燕飞表示。

  重点项目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开年即冲刺的稀土高新区,明确将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落实到项目上,支撑点明确到产业上。围绕产业项目,稀土高新区将怎么发力?又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今年,稀土高新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高标准谋划、大气力推进,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拼搏奋进的姿态,推动一批批优质项目落地、建设、竣工、达产,持续锻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聚焦建设“两个稀土基地”这一首要任务,按照“一年铺开、两年出形象、三年见实效”的工作要求,全力建设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现已征收土地5000余亩,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全面复工。

  今年1月开工建设的全球领先高端电机生产企业——磁馨电子年产1亿只新型防抖马达产业基地项目,依托韩国磁化电子株式会社“世界一流创新技术”和江馨微电机稀土永磁电机的“全球首条智能制造产线——多轨道全自动化产线”的领先地位,以及韩国磁化电子三轴直线运动新型防抖马达全球唯一专利权,主营产品三轴直线运动新型防抖马达,属于稀土产业链终端应用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

  目前,该项目正在同步进行生产线建设和部分生产设备安装。已试生产的一条生产线,订单已排至2025年年底。项目建成后,产能将占据全球防抖马达市场的50%以上,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届时,磁馨电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OIS防抖马达生产企业。

  稀土高新区以项目建设达效行动、招商引资提质行动、要素保障优化行动“三个行动”布局,建立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挂图作战督办系统,组建稀土永磁电机、晶硅光伏、储能(氢能)产业、铜铝深加工等20个招商组,加快土地征拆、道路、标准厂房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凝心聚力跟着项目跑,围着企业转。通过开展招商“百日攻坚”行动,现已拜访对接904家稀土永磁电机企业。

  坚持领导班子包联重大项目,每周调度,协调解决用地预审、规划选址、环境评价等问题,推动储备项目接续早投。成立联合金融服务小组,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积极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构建服务产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撑体系。已成功为内蒙古惠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包头金杰融合电力有限公司等企业申请贷款5400万元。组织召开恳谈会,邀请辖区双良、伊利、华鼎铜业、希铝等23家重点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实地走访调研19家企业,察实情、出实策、办实事,切实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纾困解忧。

  稀土高新区以月以旬以周以日量化进度,全力做好7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4个稀土项目建设。目前,重庆驱创年产300台/套大扭矩永磁同步直驱电机、江苏大中智能化电机生产线、浙江中车尚驰年产10万台新能源永磁驱动系统北方基地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并于今年年底陆续投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先锋
   第07版:青春号
   第08版:旗县融媒
点燃项目“引擎” 撑起发展“脊梁”
以旧换新激发市场活力
品牌化养殖富民强村
温暖工程让百姓幸福“升温”
赤松茸撑起“致富伞”
辣椒种植有“钱景”
馥郁书香芬芳满城
巴丹吉林沙漠成为 赛车手理想训练地
全面推行“田长制” 守牢守好“饭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