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端午粽争新

  □王宗

  五月初五,是为端午。

  “端午”一词的出现及端午节的流行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晚得多。古人靠天吃饭,知识有限,为了生存下去,既要解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问题,还要确保身体健康、人丁兴旺、子孙繁衍,他们通过对节气物候的观察及长年生活经验总结,形成了一套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约定俗成地在特定时间进行民俗活动,适应周期性的时空转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历法、季节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而作为特定节日的农历五月五日就是其中的代表,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经夏商周三代发展,如涓涓之水,至“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它的最终成形是各地风俗相互融合的结果,带有不同的地区特色,大致说来,北方起自五月是恶月,端午为驱邪避恶之日,南方起自越民族的龙图腾祭祀和龙舟竞渡。

  至唐,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为了避讳,以“端午”替代“端五”,因此,大量唐诗中才出现“端午”字眼。正是在唐代,端午节成为官方认可的法定假日,放假一天,由皇帝带头进行君臣互赠礼物,以示庆贺。

  时至今日,不管东西南北,端午节已经融合凝聚成一个全世界华人重要的传统节日,龙舟竞渡和吃粽子已是标配。

  再说说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是因为粽形如角状。《岁时杂记》说:“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孤叶裹粘米,名日‘角黍’相遗,俗作‘粽’。”

  最早记载角黍的应为西晋周处所编《风土记》中“仲夏端五,烹鹜角黍”,又“俗以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之”。孔子曾称黍为五谷之长,这种生长在北方的农作物不仅用来做主食,每年都会在仲夏五月——黍成熟的月份举行祭黍仪式和尝新礼仪,“天子乃以维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渐渐地,以黍祭祀的传统延续下来,将其煮熟后外以叶(白叶)包成牛角状,是为粽子的形。形状不能是方形,也不能是圆形,偏偏为角形,传承自先民以牛角祭祀神灵的遗风。随着端午习俗的合流,角黍被纳入端午节必吃名单之中。

  只是时间越往后,随着南北方端午习俗的融合,到南北朝梁宗怀撰《荆楚岁时记》,称“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

  北方角黍已与南方筒粽统称为粽,它们都曾是端午节的祭祀用品,南北朝时被用来纪念屈原。及至唐代,北方的黍渐渐为糯米代替,不仅家家户户要包粽子,市场上也有粽子兜售,种类多、样式巧。

  百索粽子,见《岁时广记》引《文昌杂录》:“唐岁时节物,五月五日有百索粽子。”

  九子粽,见《岁时杂记》:“端五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九子粽在唐代已经是御宴之物,唐玄宗一首写端午的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就提到过它,诗句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组合粽,这是我们的即兴命名,本出宋代。《西湖老人繁胜录》说:“天下惟有是都城将粽揍(凑)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古代杭州如此壮观的组合粽,现代还不曾见到过。

  端午食物,有一些是为祛病强身设计的,至少表达了人们的这种愿望。粽子则又被赋予一种特别的含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当然粽子的出现,与传说的救助屈原大概没有多大关系。

  事实上,早在屈原出现之前,吃粽子和端午节即已存在,是屈原这个文化符号将粽子、赛龙舟、端午节等已有元素聚合在一起,为农历五月初五增添了新的含义,使其同其他古老的节日一样,沿袭千年,久盛不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美美与共情相依 北疆大地粽香飘
千年端午粽争新
别样的节日 同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