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指明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和思政课的力量根基。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育人,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一系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接触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举办各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提升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在思政课上弘扬革命文化,有助于强化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为人民培养更多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要充分利用革命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资源,通过实地考察、专题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要加强对革命文化的学术研究,挖掘其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案例。要注重引入革命文化元素,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革命文化的魅力。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打造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载的科学思想、价值取向等,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思想价值引领和鲜活资源。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有利于拓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路径,激发学生筑梦追梦圆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开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关的课程,使学生系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举办各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体验和感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发布相关内容,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接触和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