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股文明力量涌动城乡,传递温暖关爱;一个个模范典型示范带动,汇聚美德光芒;一座座和美乡村焕新蝶变,孕育文明乡风……近年来,乌海市海南区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一体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让崇德向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文明之花在城乡处处绽放,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区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文明实践传递温暖力量
家里缺医少药有人帮忙跑腿,邻里纠纷有人热心调解……在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办事处新桥社区,活跃着一支名叫“陈姐工作室”的文明实践队伍,这支队伍以居民陈艳霞为带头人,以群众诉求为出发点,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满满幸福感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到文明实践中来。
有一次,社区居民徐先生办理房产证急需补办结婚证,但本人残疾卧病在床,无法前往婚姻登记处办理。陈艳霞与工作室成员了解情况后,积极与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协调沟通,一起上门为徐先生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来,她又多次往返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最终为其顺利办理了房产证。
陈艳霞说,退休第二天,她就投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目前,他们的队伍不仅由居民组成,还吸纳了社区党员、网格员、网格民警、楼栋长。面对居民需求,他们积极开展代办采购、卫生清扫、邻里互助、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暖心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
如今在海南区,像“陈姐工作室”这样的文明实践队伍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学雷锋做好事”行列,弘扬雷锋精神已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脉,形成薪火相传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海南区把群众需求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在中心所站建立三级项目库,通过走访调查、数据分析和属地类型划分,将文明交通、科普、法制、助学、扶贫、政策宣讲等20余个项目和长期形成的小、特、优、实项目纳入平台,精心策划项目清单,着眼于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将项目负责人、服务对象、实施时限、进展情况等进行公开,形成常态化精准服务菜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推进。
同时,海南区加大对文明实践项目的选树和指导力度,打造“红石榴”“巧媳妇”“热心大叔解忧团”“暖心帮帮团”“老书记工作室”“阳光田宇70后公益社”等10余个品牌项目,推动形成人员优、管理好、活动多、载体新、反响好的精品项目。该区还积极培育健康教育、牙医服务、家政服务、送你一杯茶等微服务,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和商业实体支持文明实践,全面推动项目实体化、常态化运行。
◎文明典型引领社会风尚
前不久,由海南区委宣传部主办,海南区文明办、海南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承办的“相约北方海南 弘扬北疆文化”海南区第三十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暨2024年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发布仪式在海南区人民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通过播放视频短片等方式,讲述了海南区13位道德模范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感人事迹及9名新时代好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动人故事。台下有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有人眼里噙着泪水,道德的力量一次次在观众心中激起涟漪。
“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他们诠释了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要向榜样学习。”观众李牧维说。观看了整场活动的吴女士同样深受触动:“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将精神文明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如何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是海南区在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海南区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找准切入点,深挖闪光点,全面开展各类典型选树活动,广大干部群众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乡风更加淳朴、社会更加文明,向善、向上、向好氛围愈发浓厚。
这些年,海南区在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的同时,打造了“全国先进人物”主题广场、“榜样就在身边”主题小区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宣传展示阵地,让榜样的力量时时刻刻感染人、鼓舞人。
为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海南区还统筹各类社会宣传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社会管理、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学习讲堂、草原书屋、小区好人榜等阵地为依托,以文艺作品、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讴歌本地模范,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好人事迹和风采,让宣传和学习好人、大力弘扬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落到实处,带动更多的人由旁观者变成践行者。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城。如今,海南区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生活,在潜移默化中给群众以丰润的道德滋养。
◎文明乡风吹拂美丽乡村
走进位于海南区的全国文明村——赛汗乌素村,文明和谐之风扑面而来。平坦整洁的街道向村内延伸,崭新的农家小院一字排开,精心绘制的文化墙吸引路人驻足观看。
从前,赛汗乌素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规模小。而今,赛汗乌素村村民不仅靠种植养殖业和发展乡村旅游过上了富足生活,而且曾经脏乱差的村庄也旧貌换新颜。
村医白晓梅像往常一样赶往村民家,为他们测量血压,指导他们科学服用药物;保护母亲河文明实践队伍积极行动,前往黄河岸畔巡河,捡拾沿岸垃圾;小修小补文明实践队伍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为他们修理桌椅板凳……像这样暖心的场景,在赛汗乌素村已是常态。
赛汗乌素村组建了热心大叔解忧团、产业指导小分队等16支特色服务队伍,全村160多名党员群众参与其中。平日,大家伙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任务开展各项文明实践活动,给村民们带去全方位帮助。
“村里变美了,我们要用双手守护来之不易的美丽成果。”村民谢万年说。
“在村里,乱扔垃圾的少了,家庭不和的少了,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少了。”驻村工作队队员刘占林说,陋习少了,文明蔚然成风。在文明乡风的影响下,“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成为村中美谈。
作为乌海市农区面积最大的辖区,建设美丽乡村、涵育文明乡风对于海南区来说尤为重要。近年来,海南区着眼美丽乡村建设,在推动农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同时,从“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入手,通过加快修订村规民约、加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措施,大力提倡文明新风。
海南区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三下乡”等文艺文化活动,潜移默化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及法治观念。注重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定期组织群众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讲,让他们的言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
同时,海南区还不断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通过村民讨论表决、集体评议等方式,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在居民中大力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如今,在海南区各乡村,乡村美景与文明乡风相得益彰,一个个特色鲜明、村貌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正在形成。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