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域摸底“找病根” 分类处置“开良方”

赤峰市红山区将群众“小心愿”变成“大温暖”

  □本报记者  王塔娜

  “我们夫妻俩都是上班族,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平时没时间带孩子,社区提供的幼儿托管服务,解决了我们的托育难、接娃难问题。”日前,赤峰市红山区永巨街道双桥社区天合阳光小区居民李娜说。

  针对居民托幼难题,永巨街道双桥社区成立以托幼服务为主的社区社会企业,通过与专业幼儿教育机构合作的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少儿托管服务,目前受益家庭25个。

  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是增收入、美社区、富居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区振兴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红山区将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作为社区治理的突破口、服务群众的先手棋,全域摸底“找病根”,分类处置“开良方”,通过实体经营、“筑巢引凤”、盘活资源等方式,将群众的“小心愿”变成“大温暖”。

  红山区各街道在推动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为社区经济的规范化、标准化运作提供坚实保障。

  东城街道出台《东城街道关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企业的实施办法(试行)》,聚焦社区经济资金监管、统计、使用等重点难题,参照为民服务经费使用流程,制定社区经济资金使用程序,将创收盈利用于社区开展扶老助残、帮困助弱、阵地更新等公益事业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反哺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东城街道红旗路社区将2亩闲置空地清理平整建设“一米菜园”,引入第三方公司运营管理,划分“一米菜园”50个,供居民认领种植,为青少年劳动实践教育提供场所。

  “‘一米菜园’是我们社区经济实践中的小尝试,通过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实现‘资源来自社区,利益归属居民’的最终目标,预计年收入能达2万元,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反哺社区。”东城街道红旗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滨滨说。

  “旧巢”引“新凤”,带来发展新动力。红山区通过项目孵化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街道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创新推出月亮市集、文创古街集市、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等多个具有特色的项目。

  ——东城街道千禧社区搭建零工市场,依托线上零工微信群和“线下到”驿站登记在册零工64人,已承接搬运、美甲、上门维修等零活12次,预计年收租金3000元。

  ——铁南街道文联路社区依托非遗传承基地,形成“1+7+N”工作模式,为项目孵化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和全方位的服务,成功吸引创新型人才和企业落户,为社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城街道梳理社区公共空间资源,利用万达水岸天街夜晚人流大的特点,创新打造月亮市集IP,并通过搭建舞台举办演出、趣味答题、猜拳赢奖等方式,为市集聚人气、提热度、增效益。

  “暑假期间,我在这里出夜市卖鲜花,赚了不少钱,关键是离家近干啥都方便。”说起月亮集市,在这里创业的大学生郭东建连连称赞。

  便民全方位,让幸福感“有迹可循”。红山区各社区还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通过“居民点单、公司接单、联盟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超市积分抵扣物业费”的便捷消费模式等,不断增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长青街道火花社区针对老旧小区多、物业监管难的问题,创办了社区物业企业,实现了弃管楼物业服务全覆盖,提高了居民满意度;东城街道军嫂社区成立社区服务公司,创新实行“居民点单、公司接单、联盟服务”模式,形成运行有序的需求供给机制,全方位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永巨街道搭建零工市场平台,为居民提供求职、招聘、技能培训等服务,有效解决了就业难题。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事关发展、民生和基层社会治理。红山区各街道正积极探索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全力谱写“强社惠民”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巴彦淖尔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法治
   第12版:乡村振兴
内蒙古发展推介会暨引才专场招聘会在京举行
赤峰市红山区将群众“小心愿”变成“大温暖”
我区成立5个人工智能重要教育和学术机构
网红打卡地 彰显文化魅力
我区实现食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监管无缝衔接
准格尔旗绿色矿山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内蒙古标准化工作逐步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内蒙古作品《99号公路》入选
民族团结助农增收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呼和浩特首个请求式行人过街信号灯“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