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聚焦便民利企 服务“六个行动”

自治区司法厅出台《意见》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本报4月11日讯  (记者  郝佳丽)近日,自治区司法厅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围绕政治引领、均等普惠、能力建设、矛盾化解、精准普法、诚信建设等核心任务,服务“六个行动”,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聚焦为民服务,巩固“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意见》提出,有效发挥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专业便捷优势,深化“12348”热线与“12345”等政务热线转接联动,加强内蒙古法律服务网查询和办事功能,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之间有效流转,进一步巩固“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妇女以及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分类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建立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备案制度,开展“安心行动”“一次办好”等法律援助服务。

  聚焦涉企服务,提升工作效能。《意见》提出,深化“万所联万会”活动,联合自治区工商联制定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对接名录,推进“公证规范优质”行动等多项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深入推进公证“减证便民提速”工作,盟市主城区公证机构全部开展错峰延时服务、预约全时服务和加急即时服务,提升工作效率。

  聚焦高品质服务,增强专业法律服务能力。《意见》提出,打造精品律师事务所,建设领军公证机构,培育1至2家涉外仲裁机构,深化面向俄罗斯、蒙古国的仲裁合作,支持呼伦贝尔“北疆国际法务区”规范化建设。创新“普法+”模式,落实“1+8”普法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分析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实现普法内容精准推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全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赤峰“12345”工作法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自治区司法厅出台《意见》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科技元素吸睛
内蒙古交通部门积极应对恶劣天气保障安全出行
北方首支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正式运行
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举办
习近平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春日迎来丰收季 3500栋大棚果蔬新鲜上市
甘其毛都口岸AGV跨境无人运输货物破百万吨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
包头:攥紧项目“金钥匙” 开辟发展新赛道
以国通语教育为纽带 构建立体化育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