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临河区

数字化让课堂活起来

  本报巴彦淖尔4月22日电  (记者  薄金凤)4月16日,在临河区第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上,五年级二班郝俊涵把教师的综合评分输入小程序中,屏幕上瞬间出现了最低分和最高分,他的脸上洋溢着快乐之情,其他孩子也沉浸在编程的愉悦之中。

  临河区第六小学将人工智能教育引入校园,精心打造了一套规范化、特色化、层级化、进阶化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以学科文化为基石,通过情境化的实践活动为线索,创新性地开展了掌控板Python编程、 3D打印建模设计、机器人积木搭建、竞技无人机、Scratch编程等在内的多样化活动。

  “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这些举措能激发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他们的思维很活跃,常常能想出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意,而且在不断地尝试中,他们的编程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临河区第六小学校长李强说。

  目前,临河区有10所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现已建成4个机器人创客室,配备教育机器人30余台、3D打印机5台、教育无人机20台及拍摄无人机4台,有效激发学生探索AI的热情,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相互赋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悦读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乌海
沃野逐春光 春耕备耕忙
数字化让课堂活起来
“银税互动”助企融资促发展
增收致富添“新翼”
老旧小区点亮幸福灯
抢抓农时忙农事
呦呦鹿鸣唱响振兴曲
教孩子们用法律保护自己
社区“居民会客厅” 服务群众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