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让民族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苏永生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唱出了鄂伦春族过去的狩猎生活,也让人们从四处传唱的歌声中了解了鄂伦春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每年的全国两会上,头戴狍角帽、身穿民族盛装的代表、委员常常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记者们争相采访的对象。

  作为鄂伦春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伴随着鄂伦春人走过风风雨雨、春秋冬夏。通过这种技艺制作出来的服装,为鄂伦春这个曾经生活在大森林里的民族遮风挡雨、御寒取暖,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鄂伦春人放下猎枪走出森林,以及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制作衣服的狍皮、鹿皮也逐渐被牛皮、羊皮所取代。尽管如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传统服饰的制作技艺仍然受到国家的保护。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满古梅在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走出鄂伦春自治旗,走进国内部分地区宣传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甚至走出国门,向非洲、欧洲国家进行宣传推介,让鄂伦春服饰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同时,她还收徒授艺,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鄂伦春族传统服装的制作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留住民族的古老记忆、传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积极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理应如此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公益广告
兽皮服饰历久远 巧手技艺永传承
见证民族交融的 河套平原
让民族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