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从舌尖到心灵——

至味乌兰察布的文化密码

  □代林

  《乌兰察布饮食文化事典》像一面镜子,既照见这片土地的过去与现在,又反映出读者自身的情感与记忆。它可能让人更爱故土,也可能让人在怀念中学会释然;既是对文化的致敬,也是对生命来处的追问。而最大的触动,也许是合上书后的那句感慨:“原来我从未真正离开家乡。”捧读本书,或别有一番滋味。

  五月芳菲,万物美好。捧读《乌兰察布饮食文化事典》,别有滋味。欣赏这部涵盖古今,析义精准的“文化事典”,如沐春风。

  这是一部越读越有味道的好书,含弘博大。本书2024年6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关于饮食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关于地域文化、历史记忆与情感纽带的珍贵文献,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集体记忆。

  全书共五编17个章节,160万字,上千幅精美配图,涵盖饮食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展现了乌兰察布饮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丰富内涵,又把历史延绵而来的精华分题梳理,重彰饮食精义,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从草原牧歌的悠扬到农耕文明的醇厚,从特色食材的挖掘到传统技艺的传承,该书的每一页都散发着乌兰察布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书中搜采各家菜谱,撰写名厨匠心,撷英厨界教头,并为饮食名企留名,为饮食故人钩沉,缀辑事迹。作者视野宽阔,收集上下各层次的饮食佳品,照顾各级消费群体,有国宴狮子头,也有百姓喜欢的羊肉炒粉、手擀面、蒸莜面、大烩菜等,品种齐全,妙语铺陈,图片佐证,一部填补空白的食事典范让我们眼前一亮,心生食欲。同时又事无巨细,逐一筛检,精深考索,探寻本质,资料详备,用力尤勤。

  饮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就要注重它的传承性和动态性。就像本书担纲主编贺峰说的那样:“将勾陈、守护和展现过往与剖析、装点和表达当下,进行深度交融,可以让现实的鲜活,在有根、有源、有序的血脉温度的滋养下更为茁壮。”这或可以称之为本书的核心意义所在。

  容纳古今,独具识见。书中深刻体现出乌兰察布饮食文化的厚重以及传承人的不懈努力、守正创新。民以食为天,“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始终是一件大事。细致阅读《乌兰察布饮食文化事典》,其篇幅可观,将饮食文化与北疆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融合紧密相连。编者全面深入采集,客观总结,悉付后人,让读者获益良多。例如,乌兰察布地处北疆,气候、地理条件影响着当地的物产,进而塑造了独特的饮食风格,饮食文化在其中彰显着自身的魅力。

  神奇的是,阅读时会常常浮想联翩,脑海中涌现出很多词语,再加上味蕾感受,滋味犹然在喉,突现“书中有味,书外有心”的意境,感受甚深。

  本书在保护饮食文化多样性、展示代表性、突出地域性,以及精确阐释饮食文化内涵等方面,均恰到好处地用文字记录下来,为推动乌兰察布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综上,本书既是一部记录饮食交融的百科全书,又是一个令人“荡气回肠,口齿生香”的活态文化载体。从草原烤全羊到农家黄米凉糕,它正通过文旅融合、数字技术和教育传承,让北疆饮食文化突破纸页,成为赋能地方发展的新引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现代化的中国选择》
~~~——读《平凡的世界》
~~~——读《端午》
从舌尖到心灵——~~~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理应如此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呼伦贝尔
   第08版:兴安
   第09版:悦读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视界
解码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让生活之树长青
探寻端午的 文化脉络
至味乌兰察布的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