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即所谓的“出暑”,标志着夏季渐渐走向尾声。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这些民谚或俗语生动描述了处暑后的天气特点。但当时令的指针来到处暑,人们还是会大出一口气,毕竟,这期间由热转凉已是天气变化的主基调,天地间那一派舒爽就要来到。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秋高云淡,暑天的浓云散尽,凉风缕缕。曲江又是一年秋,池中荷花少了丰美,一池荷花已有一半凋落长出莲子。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秋感怀,诗中展现的风景,如水墨画般散淡宁静。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四时节气都很好,但宋代诗人陆游最喜欢的,还是新秋时。居住在乡间的陆游,生活非常闲适,门前正临着水流,邻居老翁时不时相互约会聊天,这样的生活,就很好。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唐代诗人元稹的秋日,也过得非常舒服和诗意。田间的庄稼已经成熟了,风静了,草虫在低低吟叫。元稹慢慢地喝着酒,闲闲地调着琴。处暑来了,天气渐凉,没有了酷暑的燥热,一切都好像慢了下来,缓了下来。
“最爱新凉满袖时”,古人对“新凉”情有独钟,佳作迭出。“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宋代诗人徐玑这首咏新凉的诗作通过动静结合,写出了欢快啼鸣的黄莺在新凉中的惬意与悠然。整首诗清新明快、灵秀天然,读罢令人如饮佳酿,回味悠长。
处暑时节,妩媚的秋色开始弥漫,渐渐可见秋天独有的黄色,其后还将有浓到极致的枫叶红……如此,何不寻得片刻闲情,趁着美好新凉,畅游郊野,观云卷云舒,看天高云淡,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