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庭院,只要有菊花的地方,总能让人感受到美好与宁静。
一个午后,阳光悠悠地穿过稀疏的云层,温柔地洒在大地上,我在所居的城市公园散步,只见一丛丛菊花盛开,品种繁多,形态各异,颜色丰富:黄菊、绿菊、粉菊、白菊,平瓣、匙瓣、管瓣、桂瓣,或倚在墙角,或傍着青石,或立在路边,令人目不暇接。或洁白如雪,或金黄如金,或粉红如霞,虽已是初冬,每一朵花仍然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和韵味。有花瓣如同无数细密的绸带,交织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有的花朵大而饱满,有的则是细小而精致,或婀娜多姿,或端庄秀雅,或豪放大气。菊花香气浓郁,颜色绚丽:鲜黄色、深红色、紫黑色、翡翠色、豆绿色、浅橙色、柔白色、淡紫色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菊花,仿佛似一群舞者在秋冬季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让人不由得陶醉其中。我与众多赏花者一起游移花间,踟蹰不前,在赏菊的同时用手机拍下菊花的美丽瞬间。
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被称为“秋天的舞者”的菊花,既是历史悠久的植物,也是中国本土的传统名花。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为人所识,先秦历史典籍《尚书·周书》、楚文学《埠雅》中都有它的身影,栽培历史已逾3000年,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菊花是一种优雅而坚韧的花朵,以其独特的美丽和芬芳而闻名于世。那婀娜多姿的形态和绚丽多彩的颜色,为这个季节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菊花,还被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代表着高洁、清雅、坚强和隐逸、怀念和思念。以其高风亮节、淡泊名利的品性为人所喜爱,为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注入了灵魂,是文人墨客钟爱的题材之一。如一生爱菊如痴、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的房前有菊圃,甚至给小女儿取名为“爱菊”。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形象地描绘了陶公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轻启了古代人们对赏菊的热潮。自东晋后,文人圈开始流行“种菊自赏,以菊自喻”之风,“芳熏百草,色艳群英”的菊花,一时风头无两。至宋代,赏菊作为重阳节最隆重的花事,其热闹景致,不言而喻。苏轼对菊花的节操赞赏有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到明清时期,菊花被《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中争相描绘。这清高的花朵又增添了一抹人间烟火气息。
在亚洲,菊花常常被视为吉祥之花,代表着繁荣和富贵。而在欧洲,菊花则被用来表达对爱情的表白和承诺。除了诗词绘画,菊花还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中。《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菊花的药用价值。在中医学上,菊花被认为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等疾病。而在饮食方面,菊花更是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重阳食菊的习俗已沿袭千年。如菊花茶、菊花糕、菊花酒等传统食品和饮品,不仅口感清香甘美,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江南赏秋菊,北方看黄叶。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里,探寻菊花的美丽与价值,且与菊花共舞,舞动婀娜的身姿,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精彩纷呈,其绰约的风姿光彩照人,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观赏打卡。感受菊花这最美舞者那份悠然与宁静、遐想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