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4个隐秘信号暗示膝盖健康危机

  走着好好的,突然膝盖一打软,上个楼梯膝关节里“咔咔”作响,坐久了不费点力气站不起来……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毛病,很可能是你的膝盖在“求关注”!

  膝盖“罢工”前的暗示

  膝盖的健康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我们可以通过自测方法及时发现膝盖问题,并采用科学的养护方法进行保养。

  O型腿  双腿并拢站立,仔细观察膝盖之间的距离。如果膝盖间距超过3指宽(约5cm),这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提示内侧软骨已经磨损过半。正常情况下,双腿并拢时膝盖应该能够紧密接触,当出现“O型腿”时,说明膝关节的内侧受力不均,长期下来会导致内侧软骨磨损加重,进而引发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

  企鹅步  走路时,留意自己的步伐是否左右摇摆。如果摇摆幅度超过15度,这说明关节正在“偷懒”避痛。当膝关节出现疼痛或不适时,人体会不自觉地调整走路姿势,以减轻疼痛部位的负担,从而导致走路左右摇摆。这种步态不仅会影响行走的稳定性,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关节的损伤。

  腿打软  每月出现3次以上膝盖突然发软的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警惕软骨、半月板碎片或关节鼠作祟。软骨碎片可能是由于关节软骨或半月板磨损、脱落形成的,关节鼠可能是增生的骨赘脱落形成的,当这些碎片在关节腔内移动时卡在关节间隙内,会刺激关节周围的神经,导致膝盖突然疼痛、发软,甚至有摔倒的危险。

  起坐难  坐在椅子上,不扶扶手,尝试在5秒内站起来。如果无法完成,说明肌力下降30%以上。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当肌力下降时,关节的负担会加重,容易引发膝盖问题。同时,肌力下降也会影响日常生活的质量,如上下楼梯、起身坐下等动作都会变得困难。

  这些情况“膝”望你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夜间膝盖持续性疼痛  如果夜间膝盖出现持续性疼痛,且疼痛程度较重,影响睡眠,这可能是膝关节严重病变的表现,如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关节红肿发热持续3天  关节红肿发热是炎症的表现,如果持续3天以上,可能是膝关节感染、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自行用药或拖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消炎等治疗。

  晨僵超过30分钟  晨僵是指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的现象。如果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且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风湿免疫方面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3个黄金护膝动作练起来

  坐姿抬腿  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坐直,双腿自然下垂。然后缓慢地将一条腿抬至水平位置,保持5秒钟,再慢慢放下。每条腿重复进行30次,每天可进行2~3组。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的肌肉,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减轻膝关节的负担。在抬腿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缓慢、平稳,不要过于用力或快速。

  靠墙静蹲  后背紧贴墙壁,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10秒钟。然后慢慢起身,休息片刻后再重复进行。每次可进行3~5组,每组间隔1~2分钟。靠墙静蹲可以增强大腿肌肉的力量,尤其是股四头肌,对于保护膝关节、减轻关节压力有很好的效果。在下蹲时,要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以免对膝关节造成过度压力。

  倒着走路  选择一个平坦、安全的场地,每天倒退走10分钟。倒着走路可以改变膝关节的受力方向,减轻膝盖前侧的压力,同时还能锻炼腰部和腿部的肌肉,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不过,倒着走路时速度不宜过快,要缓慢、平稳地进行。且最好有家人陪同,以确保安全。(据《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城事
   第04版:内蒙古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看点
   第07版:健康/广告
   第08版:体坛
4个隐秘信号暗示膝盖健康危机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