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秋节见证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刘春子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中秋节寄托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对团圆的美好期盼,凸显出中国人深厚的思乡之情,并传承了传统和谐文化的内在精髓。

  中秋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其中较为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有三种:秋报、祭月与纪念。秋报和祭月这两种习俗源于古代的礼仪制度,并逐渐演变为中秋节的一部分;而纪念的说法始于唐朝之后。

  作为正式的节日,中秋节的形成相对较晚。东晋时期的首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中秋玩月的风俗,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后来中秋赏月活动的雏形。东晋将领谢尚曾在牛渚江边玩月,并与书生袁宏结下了友谊,成为一段佳话。唐朝诗人李白也曾为此事作诗,赞叹这段往事。唐代诗人欧阳詹在其《玩月诗》的序言中提到,谢尚、鲍照等人的诗赋均是在玩月、赏月时所作。

  据记载,唐太宗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此时的中秋节已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相结合,增添了浪漫色彩,激发了人们赏月的兴趣,文人墨客的咏月之作也日益丰富。晚唐诗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写道:“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这首诗描绘的是中秋赏月的习俗——月夜赏桂。桂花如同玉粒般从月轮轻轻洒落,“珊珊”一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花飘落时轻盈优雅的姿态。古人认为,月亮中的黑点是一只兔子,杜甫在《八月十五夜月》中有类似的描写“:水露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 直欲数秋毫。”这几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人们在明亮的月光下仿佛能看到月宫中的白兔。时至今日,这些古老的文字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包括全国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包含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独特习俗。

  满族有一句俗语:“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苍天。”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秋民俗的精髓。当天午后,满族家庭会将月光纸贴在屋内墙上,并在纸下设置香案,正中供奉“兔儿爷”(泥塑兔形),两侧点燃蜡烛,案上摆放元宝、月饼、西瓜、葡萄、苹果、山楂、海棠等水果。傍晚时分,全家人会焚香叩头跪拜。祭拜完毕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丰盛的团圆饭。当夜幕降临,月亮初升时,会将祭品移至室外屋檐下。全家人一边品尝水果,一边赏月。

  在蒙古族特有的习俗中,为了庆祝节日,这一天会举办“追月”活动。中秋之夜,蒙古族青年骑上骏马,在皎洁的月光下尽情驰骋,直至月亮西沉,这一活动才会结束。

  达斡尔族人在这一天会自己制作月饼,将黄油、白糖、山丁子粉和南瓜子做成馅料,夹入面粉中,放入刻有花纹的模具压制成型,作为节日的点心。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最初是作为祭拜的贡品,后来人们赋予它阖家团圆的寓意,并将其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如今,中秋节吃月饼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象征着团圆。2009年,丰镇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丰镇月饼获得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丰镇月饼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称号; 2023年,丰镇市成功入选“月饼美食地标城市名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经济周看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出彩
   第08版:鄂尔多斯
   第09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视界
   第12版:公益广告
致读者
岁月流转中传承工匠精神
中秋节见证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让非遗传承与文化自信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