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常之功打好项目保障“组合拳”,以非常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见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增添“新”的动能
春潮涌动,奋斗正酣。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内,光伏、光热、氢能、储能等企业开足马力、加速生产;库布其沙漠朔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现场,大型机械往来穿梭、协同作业;内蒙古鑫华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机械臂快速接力、高效运转……眼下的北疆大地一派繁忙,各地铆足干劲抢工期、争分夺秒拼进度,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高质量发展场景热火朝天。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内蒙古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投资主要靠项目。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行动”中,第一项就是重大项目提升行动。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列为今年需要完成的11项重点任务之首。全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员部署会再次强调,必须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一系列的部署和要求,都将项目建设摆在了最为突出最为重要的位置。全区上下必须把弦儿绷起来、把劲儿鼓起来,抓牢抓实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之“进”夯实经济发展之“稳”。
重大项目建设,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也是发展动能的积蓄。短期而言,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是提振内需、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路径。从长远来看,抓住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京蒙零碳智慧算力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卧龙电驱(包头)永磁电机产业园建成投产,包银高铁长轨铺设进入尾声,S29呼凉高速主线主体工程建设完成……一个个重大项目全力推进,一条条产业链条加速完善,火热的建设场景是内蒙古各地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谋划行动的生动注脚。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力、创新力、竞争力。没有什么比政策持续利好更能提振发展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能激发经济活力。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智算中心,算力规模高达每秒670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填补着我国算力缺口;刚投产的远景巴彦淖尔大型叶片制造基地,与已投产的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产业互补,推动风机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纵观各地项目清单,产业向“新”而行是近些年我区项目建设的一大亮点。在新质生产力奔涌的背景下,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依托,以项目带动、创新驱动赋能新旧动能转换,是打开未来发展新空间的有效之路。
项目是抓出来的,项目建设的好势头是干出来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既是抢抓机遇的战场,也是实干比拼的考场。今年,内蒙古计划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336个,总投资3.7万亿元,计划完成投资9611亿元。各地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稳”的支撑点、“进”的发力点,既坚持以高端、长远、链式为方向谋划项目,也积极通过向上争资、向外引资、向市场融资等方式支撑项目,更主动靠前服务、及时跟进服务、精准精细服务,全力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审批、用地和用工等难题,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重大项目犹如春日里播撒的一粒粒种子,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注入强劲底气和动力。当下,正是项目建设大干快上的好时节,各级各地必须保持定力、一鼓作气,争分夺秒、真抓实干,以非常之功打好项目保障“组合拳”,以非常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见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增添“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