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阿鲁科尔沁草原12.8万头牲畜开启夏季转场之旅

游牧转场的路上。
  □文/图  本报记者  肖璐  

  仲夏时节的赤峰市阿鲁科尔沁草原一碧千里,风景如画。6月13日,1200余户牧民,赶着12.8万头(只)牲畜,从冬营地定居点出发,缓慢向夏营地行进,形成巴彦温都尔苏木原生态迁徙的壮美景观。

  “把门拴上,咱们出发!”6月13日早6点,巴彦温都尔苏木沙日包特嘎查村民其其格玛对丈夫斯钦巴特尔说道。作为第一批游牧转场的牧民,其其格玛早在6月12日就做好了准备工作,只待一大早出发。“今年我家共有40多头牛,100多只羊参与游牧转场,预计下午4点就能到达浑都伦夏营地。”

  转场路上,牧民分期分批沿着黑哈尔河、苏吉河、达拉林河及其支流,分东、中、西3条线路,奔赴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的乌兰哈达、雅图特、宝日温都尔、塔林花、浑都伦、查干温都尔等6个夏营地,在那里安营扎寨,牧马放羊。一路上,牧民驾驶车辆、驱赶牛羊、煮茶烧饭,浩浩荡荡的游牧队伍在草原和山林间缓缓前行,甚为壮观。

  “根据咱家草场面积,依照草畜平衡相关规定,只能放200个羊单位,请按规定逐一进场。”在西线转场必经之路的敦都乌苏管护站,内蒙古塔林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管护中心资源管护股股长方向毅正在逐一清点进场牲畜。与往年不同,今年阿鲁科尔沁旗林草局购置了3套自动检测设备,通过AR技术程序对过往的牲畜数量进行核对,准确率达到98%以上,改变了多年靠人工对牲畜数量进行核对的历史。“这项技术是今年的一项创新举措,提高了卡口的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方向毅说。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核心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总面积500万亩,涉及23个嘎查。这里的人们至今恪守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按时休牧轮牧,逐水草而居,核心区每年3月1日至6月15日实行季节性休牧,季节性休牧期以外的放牧期,天然草原牧草产量与放牧饲养牲畜数量保持动态平衡,减轻天然草场放牧压力,缓解草畜矛盾,实现草畜平衡。

  2022年5月20日,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2025年度“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系列活动启动
永定河源西洋河 一衣带水京蒙情
自治区总工会出台11项措施提振消费
阿鲁科尔沁草原12.8万头牲畜开启夏季转场之旅
呼伦贝尔“三美草原”游牧迁徙季启幕
内蒙古“三支一扶”和社区民生工作 志愿服务计划招募考试开考
国际皮划艇联合会龙舟世界杯开赛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文物保护主会场活动启动
李进:代码编织“天眼” “云端”守护北疆
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