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新城区

为老餐厅飘出“幸福味道”

  □本报记者  郑学良 

  新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施少宇

  一到饭点儿,一股“幸福的味道”就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风路街道丽苑社区飘散开来。

  它不仅是饭菜的香气,更是城市文明进步、民生温度升腾的体现。

  新城区东风路街道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丽苑社区为老餐厅,经过精心筹备日前正式开门迎客。

  这处有着“家的味道”的“暖心驿站”,惠及周边居民、特殊困难群体及学校职工约4000人,精准回应了辖区内老年群体及特殊困难群体最迫切的“吃饭难”诉求,是东风路街道织密民生保障网的举措之一。

  餐厅的服务对象精准聚焦于最需关怀的群体:六类重点老人(65周岁及以上、失能失智、失独、空巢、低保边缘及百岁老人)和特殊困难群体(低保、特困供养、特扶家庭、持证残疾人)。

  这里有量身定制的“爱心助餐价”(5元早餐、10元午餐)以及特别组建的“暖心送餐队”,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解决了“一顿饭”的问题,也丈量着城市文明在服务“最后一公里”上的精度与深度。

  目前,餐厅日均吸引近百位居民用餐。饭菜质量、服务态度和亲民价格,收获了居民和职工的肯定和称赞。

  “在家门口就能吃到实惠可口的饭菜,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年纪大、不方便做饭的,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就餐老人的满意发自肺腑。

  这处“家门口”的餐厅,正成为丽苑社区及周边小区老年人和困难群体日常可感的依靠。从“暖心送餐队”敲开的门,到餐桌上氤氲的热气,城市的人情味在此刻具象化,温暖直抵人心。

  “丽苑社区开办为老餐厅,是新城区城市治理重心下沉、服务触角延伸的体现。”新城区东风路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着眼于满足持续性集中供餐需求,推动服务优化升级,标志着城市管理向微观关怀转变,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准不准”的提质,将解决最基层、最具体的民生痛点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核心路径。

  为老餐厅飘来的“幸福味道”,是城市文明不断升华、城市温度持续传递、城市治理务实精进的生动注脚。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必然是一座能让每一位居民,特别是最需要关怀的群体,感受到尊严、便利与温暖的城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旗县融媒
   第07版:乌海
   第08版:鄂尔多斯
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呼勒线穿沙公路全线贯通
为老餐厅飘出“幸福味道”
沉浸式乡村课堂
全力保障口岸通关安全畅通
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本土网红直播助农
设施农业带动村民增收
路网延伸处 绿色润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