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沉浸式乡村课堂

学生在温塘河村助农中转仓内体验木槌打制酥糖的乐趣。
郝智霞现场展示飞箩炒面工艺。
孟祥军在“民族团结花”前讲述民族团结故事。
  □本报记者  张璐  摄影报道

  6月22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滦源镇温塘河村“民族团结小院”内欢声笑语不断,100余名小学生在家长陪同下,沉浸式聆听民族团结故事、体验乡土文化,在亲子互动中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多伦县首家村级民族政策宣传阵地,“民族团结小院”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传递团结力量。一进院门,辽代建筑构件“民族团结花”石雕格外醒目,其雕刻的中轴对称芍药花中国结图案,无声诉说着1000多年前当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村党支部书记孟祥军以这块石雕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往事。

  “在石雕前听故事,就像穿越到了历史里。”学生刘帅琦边说边让父亲拍照记录,“比课本上的文字更鲜活!”

  在乡土文化体验区,自治区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莜面饮食制作技艺传承人郝智霞现场展示飞箩炒面工艺。铁锅中金黄的莜麦翻滚飘香,一杯杯创新研发的速溶莜面饮品递到孩子手中。郝智霞一边演示一边介绍,非遗美食的创新转化不仅留住了“舌尖上的乡愁”,更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乡土文化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亲子共学则让团结精神在家庭中生根。”多伦县妇联主席王起华表示,活动通过“孩子问、家长讲”的互动模式,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体验,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家国情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旗县融媒
   第07版:乌海
   第08版:鄂尔多斯
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呼勒线穿沙公路全线贯通
为老餐厅飘出“幸福味道”
沉浸式乡村课堂
全力保障口岸通关安全畅通
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本土网红直播助农
设施农业带动村民增收
路网延伸处 绿色润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