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内蒙古为1620个能效核查节能项目建立“节能池”

节能量达660万吨标准煤
  本报6月28日讯  (记者  李永桃)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节能减排、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等相关工作要求,2024年以来,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对全区石化、焦化、化工、现代煤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煤电行业412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了能效核查,挖掘出1620个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达660万吨标准煤。为充分转化能效核查结果,近日,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印发落实《方案》,创新建立“节能池”,把节能量变成新项目用能保障、能耗替代来源和争取资金的底气,强力助推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

  《方案》明确,内蒙古能效核查成果转化提升工作共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形成各盟市节能潜力增长型“节能池”。第二阶段是以“节能池”形成各盟市新上项目能耗“替代源”。第三阶段是以“节能池”完善各盟市节能降碳领域“项目库”。第四阶段是以“节能池”形成各盟市争取国家支持的项目“储备库”。

  内蒙古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方案》的落实可以很好地助力全区节能降碳工作。一是助力提升节能管理效能。通过精细化的“节能池”管理,实现节能潜力的动态整合与利用,提升全区节能工作管理效能。二是助力保障项目用能需求。将“节能池”中的节能量作为各盟市新上项目能耗替代来源,严格落实能耗替代政策,为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用能保障。三是助力资金项目谋划。基于“节能池”“项目库”“储备库”,为谋划中央预算内投资及“两新”资金支持项目提供有力支撑,推动节能降碳项目落地实施。四是助力推动节能降碳发展。从节能潜力挖掘、能耗替代、项目谋划储备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促进全社会节能降碳意识提升和行动开展,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节能降碳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内蒙古为1620个能效核查节能项目建立“节能池”
内蒙古多轮驱动铺就农村牧区劳动力“增收路”
内蒙古新增3所职业本科院校
内蒙古建立三类行政裁量权基准体系
“内蒙古记忆”纪实图片展开展
内蒙古新增七家院士工作站
2025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内蒙古队夺冠
畅游敕勒川草原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内蒙古自治区 交办第三十一批39件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包头“新闻发布故事汇”让政企在交流中共振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内蒙古自治区 第二十二批70件群众信访举报件办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