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韵
鬼斧神工削劈的百里峡谷,上苍精凿的阎王鼻子,百变多样的地质构造,让这里成为地质遗迹景观的天然博物馆。这里也是黄土文化、黄河文化和窑洞文化融汇于一体的特色地质人文景区,明代护水楼的雄姿,清代伏龙寺的袅袅香火,留存至今秀才院落的古色古韵,青山、碧水、楼阁、庙宇、窑洞汇聚一地,相映成趣。
老牛湾旅游区不仅自然风光迷人,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码头、古栈道、古商铺、古民居让老牛湾尽显黄河文化古韵,向每一位游客诉说着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黄河大峡谷老牛湾旅游区被誉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中国最美乡村之一,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国家级的地质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长城黄河交汇之处,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交融之地。
幸福生活
曾经,这里的村民靠天吃饭,耕地又少,一年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如今,依托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村民经营农家乐、开起游船,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临近中午,老牛湾旅游区内的李家大院迎来一批游客,老板李瑞鑫和妻子开始做饭。炖鲤鱼、炖羊肉、炖笨鸡、炒鸡蛋、油炸糕、酸米饭……一道道特色美食获得游客们的称赞。
回忆起过去,1973年出生的李瑞鑫将思绪拉回到小时候。那时,一家人还在老牛湾河下生活,到1998年为配合万家寨水库工程建设,老牛湾村集体上移,搬迁到现在的高坡上。当时,全家只有五六亩地,日子过得清苦。初中毕业后,为改善家里生活,李瑞鑫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一干就是20多年。
2015年,老牛湾旅游区开始运营,随着游客增多,李瑞鑫结束了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发展。由于自家房子就在旅游区内,他有了开农家乐的想法。当时,只有几千元的李瑞鑫借了几万元在自家房屋的基础上建设了餐厅和十几间客房。每年5~10月,李瑞鑫的农家乐都会接待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如今,农家乐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不仅还了债,还在县城里买房,现在的生活很幸福。”李瑞鑫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今年59岁的白俊生是土生土长的老牛湾村人,从小在黄河岸边长大,也是地地道道的“船三代”。据白俊生介绍,当年他的爷爷是一名拉船工,当时也叫河路汉,船工们背着缆绳,拖着沉重的货船从老牛湾将货物运送到宁夏吴中,再载货乘船回到老牛湾,一个来回就是一个月。当船工虽然辛苦,但是挣得也多。到了父亲这辈,家里请人制作了木头船,他便从小跟着父亲划船拉人送货,做起摆渡船的生意,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整个村子集体搬迁后才结束这样的生活。
2008年,白俊生与人合伙购买了两艘快艇,当时游客不太多,但他是最早一批买快艇的人,收入还不错。后来,随着游客增多,他又在自家院子里建起民宿,开起农家乐,一年能收入二三十万元。
如今,像李瑞鑫、白俊生一样,黄河沿岸的村民们靠着旅游业,日子过得挺红火。
田园综合体
清水河县地处黄河“几字弯”东北角,位于呼和浩特市最南端。2016年清水河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先进单位,森林覆盖率上升到31.01%;创建了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和浑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两个4A级景区和3个2A级景区;打造了一批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的田园综合体。
近年来,清水河县大力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旅游+服务”“旅游+文化产业”“旅游+体育”“旅游+健康养生”以及“城镇建设+旅游”“农牧业发展+旅游”等旅游新产品。2018年以来,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共接待游客298.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9亿元;老牛坡红色教育基地培训学员4万多人次,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打卡地。
文·摄影/草原全媒·北方新报记者 郑慧英 樊文礼 张 圆 蒙古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