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磴口花瓣馍馍,香!

  准备入炉
  刚出炉的馍馍
  巢丽萍和赵志强夫妇如今成了村里的网红。自从今年9月在镇里举办的丰收节上展示自制花瓣馍馍引来众多关注后,夫妻俩制作的各式各样馍馍开始走红网络。中秋国庆节期间,很多人上门购买,如今仍有人通过微信和电话订购。

  到巢丽萍家时,正赶上烤馍馍出炉,用鸡蛋、蜂蜜、胡油和当地优质河套面粉做出来的烤馍,外观看起来像老式面包,口感更醇厚丰盈。得知记者要来,巢丽萍和赵志强提前发好面,现场展示花瓣馍馍的制作过程。

  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夫妻俩掌握了制作诀窍。和好的面擀成饼状,用红花、黄花等兑水制成染料,再掺上香豆子,经过捏制,层次分明、颜色艳丽的花瓣馍馍成型了,放置一段时间后入炉烤制,颜值与口味俱佳的成品就大功告成了。

  巢丽萍和赵志强是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隆盛合镇南营子村人,两人制作的花瓣馍馍口感松软香甜、味道独特,在当地小有名气。直至现在,巢丽萍仍叫自己是“西人”,这是巴彦淖尔地区对当地甘肃移民的称呼。

  巢丽萍的手艺传承自奶奶和妈妈。土炉烤馍源于甘肃省民勤县。民国初期至解放前后,大批民勤人向东北沿阴山南麓穿越乌兰布和沙漠逃荒到大后套。因磴口县毗邻阿拉善左旗和民勤县,逃荒者大多就近逐水草良田定居磴口县沙金苏木及公地、四坝(今隆盛合镇)一带。民勤妇女把从祖上流传下来制作精美面食的技艺带到了磴口,并传承至今,发面馍馍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而磴口的土炉烤馍又成为当地人喜爱的发面馍类食品。

  土炉烤馍得以传承发展并受人们青睐,不仅是因为磴口县地区民勤人众多,更重要的是磴口县地处河套平原,种植的河套小麦蛋白质含量、面筋质含量、粉质指标、拉伸指标、沉降值等综合指标优于国内其他地区小麦,被誉为“五项全能冠军”。

  河套面粉筋道适中,非常适宜制作烤馍。现做的烤馍吃起来外干里酥,口感醇香而不乏咬劲;风干的烤馍吃起来香脆可口,遇水而疏松绵厚,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土面包。

  “中秋节时,制作了30~40袋面的花瓣馍馍,春节时,估计能做100多到200袋面粉的量。”巢丽萍对记者说,她还会做油果子、麻花、月饼等特色面食。

  今年,巢丽萍和赵志强将家里土地全部流转出去,有了更多时间制作花瓣馍馍等面食。受邀参加丰收节时,两人没想到馍馍大受欢迎,经过媒体宣传,更是打出了名气。

  今后,夫妻俩想把做馍馍当成增收的途径,不过限于生产规模和销售渠道,还需要更多扶持。这也是隆盛合镇馍馍面临的现状。目前,该镇共有500多户群众会制作花瓣馍馍,处于规模小、零散业余时间制作的阶段。下一步,隆盛合镇将引导花瓣馍馍生产制作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道路,并把制作花瓣馍馍这种传统技艺传承好。

  文·摄影/草原全媒·北方新报首席记者  查  娜  记者  张  圆  蒙古乐  樊文礼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发布
   第03版:策划
   第04版:天下
   第05版:关注
   第06版:风铃
   第07版:健康/广告
   第08版:体坛
磴口花瓣馍馍,香!
郝家窑村的幸福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