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以来,11岁女孩儿孙晓柔的脸上总是盛开着花儿般的笑容。原因很简单,新学期开始,她有了自己的小书房。
对于上学的孩子,尤其是11岁的小姑娘来说,有个属于自己的小书房或空间的要求再平常不过。可是对于曾经的孙晓柔而言,真的是遥不可及。到今年8月,她和父亲两个人还租住在一间只有8平方米的小厢房,四壁透风,没有卫生间,生活学习环境极差,吃饭、写作业都是坐在床上,腿上放一块木板,既是餐桌又是课桌。孩子日渐长大,父亲孙国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奈离异后,收入着实不高,平常打零工挣的钱只够父女俩吃穿,想改变一下居住环境,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当孙国利一筹莫展时,该旗巴拉嘎尔高勒镇的社区网格员郭海英找到了他,了解相关情况后,在社区的网格民情分析会上将他俩的困难情况上报社区党总支。
随后,父女俩好事连连——公益组织“爱心大西乌社工协会”党支部书记孔鹏刚免费提供了住宅楼房;对口帮扶的巴拉嘎尔高勒镇党委副书记朝鲁门和西乌珠穆沁旗人社局在职党员帮助解决了冬季取暖费的问题;巴拉嘎尔高勒镇公安派出所在职党员为父女俩送来了电磁炉、烧水壶、电饭煲等厨具用品;西乌珠穆沁旗就业局在职党员为孙晓柔送来书包、文具盒等全套学习用品,还给她购买了桌椅;罕乌拉社区党员李文宁帮孙晓柔实现微心愿,送来了全套彩笔;罕乌拉社区党总支书记赵晓飞送来了护眼台灯……在大家的爱心帮助中,短短10天时间,孙晓柔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本是乐观向上的她更加开朗大方。
在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高勒镇,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居民得到了党员干部们的全力帮扶,实现了一个个微心愿,像孙国利父女一样,成为了中华民族小康大家庭中的幸福一员。
近年来,巴拉嘎尔高勒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径,依托社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以“携手同建美丽家园”活动为抓手,着力构建以镇党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切实在居民和基层党员中搭起了一座连心桥。
在巴拉嘎尔社区,许多小区都是老房子,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单栋楼占社区的三分之二,许多居民有问题都求告无门,社区党员干部来到这里后,走街入户,建立微信群,并第一时间协调施工队,更换了供热管道。居民任彩霞抚摸着热乎乎的暖气片,高兴地说,家里暖和了,心里更温暖啊。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西乌珠穆沁旗通过学习教育,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使基层党员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使命。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民生大文章,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标杆,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作为旗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高勒镇积极推动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全镇基层治理精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镇分为106个小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了解居民民意诉求,协调解决居民矛盾纠纷、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使得社区治理体系的“末梢神经”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小网格”撬动了大治理。
今年,该镇通过网格员大走访,梳理出47个特困户,并因户施策,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住上了新房,孙晓柔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她说:“我要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长大了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更多的人献爱心。”
“下一步,我们要更加积极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巴拉嘎尔高勒镇党委书记王智杰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