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海市骆驼山矿区,犹如置身于一座植物园。
曾经,这里煤矸石堆积、垃圾遍地,是大气污染源之一。经过转型布局与覆土植绿、节能减排,这里已成为自治区首个绿色矿山,被列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项目。
乌海市缘煤而兴、因煤而困。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突围?矿区坚持矿山治理、产业转型并重,以先进适用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至去年底,乌海市5年完成地质环境矿山治理项目100个,空气质量优良率显著提升,“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荣誉名副其实。
乌海市,只是我区统筹优化发展空间布局的诸多亮点之一。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着力统筹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关于深化改革创新 支持东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内蒙古“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5年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我区推动东部盟市跨越发展、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和促进其它盟市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架起统筹优化发展空间布局的“四梁八柱”。
顶层设计下,各地凝心聚力、久久为功,不断将空间布局“路线图”变为“施工图”“作战图”。
立足战略定位,东部地区实施了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解槽技改维修、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环保升级搬迁改造等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加快建设百亿级现代医药、百亿级新型化工、千亿级金属加工和千万千瓦级能源保障基地,推动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满洲里平行进口车试点口岸获批,继续保持全国最大沿边陆路口岸地位,满洲里市满购中心获批边贸商品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成为国家首批三个边贸市场之一。额布都格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封关运营……内蒙古泛口岸经济按下“快进键”。
呼包鄂乌四市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提升新兴服务业比重等方面入手,盯住现代能源产业基地、新型材料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等持续发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021年9月,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动工。项目规划总投资18.4亿元,为历史悠久的河套灌区增添绿色颜值,让浇灌1100多万亩沃土良田的河套灌区更好地造福百姓。
千帆竞发逐浪高!
5年来,我区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区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煤炭产能、外运量、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6.1%,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5%,稀土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品占比达到53.6%。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根基更加巩固,粮食和畜牧生产连丰连稳,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形成2个千亿级、9个百亿级农牧业主导产业。数字经济、会展经济、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等加快发展。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2.6:40.7:46.7调整为2020年的11.7:39.6:48.8,“三二一”产业布局结构基本形成, 架构起农牧业为基础、服务业为主体、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5年来,东部地区加快发展、中部地区一体化发展、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及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以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为支撑发展泛口岸经济,以包头、鄂尔多斯为重点建设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以呼和浩特、乌兰察布为支点打造物流枢纽和口岸腹地,加快乌海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推进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宏伟的蓝图徐徐展开,生动的实践步步跟进。
5年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356万亩,改良盐碱化耕地12.2万亩。全区粮食年产量增至732.8亿斤,实现连年丰产;肉类产量增至260.7万吨,实现连年稳产。新创建草原肉羊和向日葵两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8071公里。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60.3%提高到目前的67.48%。
回望来时路,阔步新征程。“优化要素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放眼未来,内蒙古以统筹优化空间布局阔步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信心无比坚定,前景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