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扣“两个基地”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杜勇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只有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深挖优势,内蒙古才能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个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经过多年发展,内蒙古能源和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十三五”末,全区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超过8亿吨标煤,是“十三五”初期的1.2倍,居全国首位;煤炭产能、外运量、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建成了全国最大、门类最全的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占全区总装机的1/3;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十三五”初提升5个百分点;新能源装机占全区电力装机35.5%,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基地;2019年稀土出口1.46万吨,是“十三五”初期的2.6倍,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75%,稀土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品占比达53.6%。

  同时,内蒙古拥有耕地达到1.39亿亩,是全国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4个省区之一,也是国家的13个粮食主产区和8个粮食规模调出省区之一。“十三五”末,内蒙古全国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区粮食产量达到3664万吨,是“十三五”初期的1.32倍,居全国第四位,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畜牧生产实现“十六连稳”,羊肉产量稳居全国首位,牛肉产量跃居全国第二;新建800万亩高标准农田,有序推进1200多万亩盐碱地改良;11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9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个区域品牌价值超百亿元。

  牢记嘱托,奋力前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要求和最具体的行动,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紧扣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构建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

  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优化升级

  充分发挥内蒙古能源和战略资源储备丰富的优势,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着力构建绿色、友好、智慧、创新的现代能源生态圈,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在创新供能方式上做文章,加快能源工业改造升级,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延链补链强链并进、整合改造提升并行,加快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在煤炭资源上做文章,严格控制煤炭开发强度,推动煤炭清洁生产与智能高效开采,大幅提高就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度,推进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升级示范,推进煤炭深度提质和分质分级,打造煤基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在可再生能源上做文章,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壮大绿氢经济,推进大规模储能示范应用,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稳步推动煤层气、页岩气、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推进碳捕集、封存与利用联合示范应用。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做文章,深化能源领域改革示范,筹建区域综合能源交易中心,着力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将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贯穿于构建能源全产业链当中。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上做文章,对稀土资源要实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切实提高稀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以“稀土+”为抓手开展协同创新,对稀土资源实施高端化开发,实现其价值最大化,打造稀土等新材料产业集群。

  促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

  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各地水土等农牧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农牧业,推动农牧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不断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要坚持绿色兴农兴牧。一是积极发展生态农牧业,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以玉米、马铃薯、大豆、小麦、水稻、向日葵等优势作物为重点,实施农业生产标准化行动计划,从源头上规范生产行为,推动粮食生产绿色发展,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有机食品增产提质,打造安全、绿色、有机的农畜产品新名片。二是加快传统农牧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聚焦区域优势品种,增加优质高蛋白功能性大豆供给,发展优质粳稻、中强筋小麦,建设马铃薯种薯基地,实施奶业振兴工程,推进肉牛、肉羊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高质量建设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培育打造乳肉绒、粮油饲、薯果蔬、林沙草等规模化、专业化产业集群,推出更多高质量“蒙字标”,培育、保护和推广区域公共品牌,加快草畜一体化发展。三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开展盐碱地改良、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等行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牧业良种化水平。四是建设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建设为重点,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加强资金整合,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标准,充实建设内容,加强建后管护,切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为建设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五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健全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延伸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要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完善标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打造安全放心的“金字招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目前,内蒙古已培育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科技、蒙中医药、云计算大数据等一批具有良好产业基础和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今后,我们要立足产业资源、规模、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建立梯次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通用航空等产业。培育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化工、冶金、建材是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和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内蒙古现代煤化工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是国家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钢铁、有色金属加工业的部分技术、工艺、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能耗“双控”背景下,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势在必行。今后,我们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企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立足能源资源优势,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强化能耗“双控”,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新型化工、绿色冶金、绿色建材产业。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内蒙古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半壁江山。今后,我们要推进服务技术、理念、业态和模式创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特别是要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品牌培育和售后专业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主题宣传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特刊
   第08版:鄂尔多斯
切实肩负起筑牢“两个屏障”的职责使命
紧扣“两个基地”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