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概说西辽河

西辽河与东辽河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汇合。王金 摄
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王金 摄
西辽河一路由西向东至吉林省双辽市后出通辽境由北向南奔流不息。王金 摄
西辽河干流。王金 摄
  □王金

  辽河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西辽河是辽河正源。尽管如此,西辽河在中国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中微不足道,它仅仅是流淌在北方草原上一条不大的河流。

  20世纪后期,中国考古学家向世界揭示了数千年前诞生在西辽河流域的文明。距今8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代表原始农业的兴隆洼文化,此后的赵宝沟、红山、小河沿、夏家店等一系列被考古学界命名而备受瞩目的史前文化相继发现,先民叩石垦壤、刀耕火种,沿着西辽河大小川流播撒一片文明之光。

  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了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西辽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自然成为中国继黄河、长江之后的第三条母亲河,曾经被已故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至此,西辽河、西辽河文明逐渐受到人们的瞩目,通辽作为西辽河的核心区域,必然更多了一些关注。

  从2019年开始,笔者酝酿拍摄《图说西辽河文明》,同时购买大量书籍和相关资料,在阅览这些书籍文章时,开始走近它、读懂它。在撰写拍摄大纲之后,从去年下半年进入拍摄阶段,在拍摄过程中对西辽河水系的地理信息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将西辽河相关概念进行梳理,让这条河的前世今生进入公众视野。

  西辽河名称

  西辽河是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处至东辽河汇合处之间的河流。秦以前称辽水,西汉至东晋时代称大辽水,南北朝至唐代称辽水,在唐代西拉木伦河连同西辽河也称潢水。那么何时有了西辽河这一称谓,常见于比较笼统说法为,现西辽河名称最早出现于清朝末期,笔者在松辽委编著《辽河志》大事记中见到西辽河最早的记载为:清光绪九年(1883年)六月,赤峰大雨七昼夜,洪水入城,老哈河发生大水,西辽河洪水泛滥。然而较此更早文字记载是清张穆所著《蒙古游牧记》,在科尔沁左翼中旗札萨克驻地时记载:札萨克驻西辽河之北,伊克唐噶里克坡。张穆撰写《蒙古游牧记》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去世之前。也有清中期蒙荒招垦始称西辽河的说法,暂无查到文献准确记载。至民国时期西辽河虽然在下游汇合点历经变迁,但西辽河的名称一直延续至今。

  西辽河干流起点

  西辽河上游有两大支流,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也是西辽河的两大源头。两河汇合后,形成干流始称西辽河。那么西辽河的汇合处也就是西辽河干流起点在哪里,过去在所有水文资料的基本表述中,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海流图汇合后称西辽河,让人们以为西辽河的起点在赤峰市境内。海流图(亦称海力吐),这是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三角平原上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村庄,现在地名为翁牛特旗大兴乡向阳村,传说康熙东巡曾光临此地。这个坐落在两河狭长平原的村庄,从未受过水灾,当地人以大水不冲海流图为荣,所以海流图成为西辽河起点上一个坐标。但现在海流图村至两河汇合直线距离6.5公里。

  经实地查询考证,西辽河南源老哈河流至通辽市奈曼旗西奈曼营子已入通辽境,成为奈曼旗与翁牛特旗界河,距汇合口62.5公里。西辽河北源西拉木伦河在台河口入通辽境,距汇合口32公里。两河汇合点的精确位置是海流图三角平原出赤峰边境向东1.5公里处,在通辽市境内汇合,其地理坐标为:北纬43°25’55.00”,东经120°46’45.3”,汇合点南岸是奈曼旗八仙筒镇西孟家段村,北岸是开鲁县麦新镇麦新村,西距海流图村6.5公里,东距苏家堡枢纽河道原文献标注4.4公里,因水流减少现汇合点距离下移3公里处。这些数据是笔者于2022年2月24日亲临实地定位测量的。

  西辽河干流长度

  西辽河从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点为西辽河干流,由西向东流经开鲁县、科尔沁区、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在科左中旗小瓦房村出境,转为由北向南穿过吉林省双辽市,经三江口再入通辽境,在科左后旗二道河出境至辽宁省昌图县长发乡福德店与东辽河汇合为辽河干流,以下河段始称辽河。西辽河干流全长403公里,其中在通辽境内河流长度367.7公里。习惯上将吉林省双辽市以上河段称为辽河上游西辽河流域。西辽河干流由西向东贯穿通辽全境,境内河道长度占西辽河河流长度91.2%,在地里位置上通辽是西辽河的核心区域。

  西辽河两大源流

  老哈河

  老哈河是西辽河的南源,松辽委编著《辽河志》将老哈河确定为辽河干流最上游河道。从秦汉至魏晋称乌侯秦水,《魏书》有“乌侯秦水、广袤数百里,淳不流”的记载。南北朝称土河,隋唐称托乾臣水、土护真河,水经注则称泊狼水,辽代称土河、徒河,元代称涂河,明代称老哈母林,清朝称老哈河,《奉天通志》记为老哈河穆棱。老哈为契丹语,原意是铁,蒙古语称为老哈木伦,汉语意为铁牛河。老哈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西北七老图山、光头山,海拔1729米,此地已开辟为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一块巨石标注有“辽河源”字样,是辽河源的北支河。经宁城县甸子乡七家村流入内蒙古境内,至通辽市奈曼旗苇莲苏西奈曼营子入通辽境,为奈曼旗与翁牛特旗界河,入境62.5公里至下游翁牛特旗大兴乡的海流图村东,出赤峰境1.5公里处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形成西辽河干流。河流全长426公里,流域面积2.74万平方公里。

  西拉木伦河

  西拉木伦河是西辽河北源,也是西辽河流域面积较大、支流发育众多的一条河流。西拉木伦为蒙古语,西拉汉语意为黄色,西拉木伦即为黄色的河。秦汉时期称饶乐水,三国西晋时期称作乐水,南北朝时期称若洛水,隋代称弱水,唐代连同西辽河称潢水,辽代称潢河,元代称失列门林,清嘉庆年间亦称西拉木伦河。历史上曾有以西拉木伦河作辽河正源记载。如《满洲源流考》中“辽河二源一为吉林赫尔苏河、一为潢水”,赫尔苏河即东辽河,潢水是西拉木伦河与西辽河干流的统称,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局编印的《内蒙古自治区河流湖泊特征值手册》也把西拉木伦河视为辽河上游干流,“辽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芝瑞镇马架子村”,显然是以西拉木伦河为辽河主源。西拉木伦河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部境内,近代康清源所著《热河经棚县志》中记载:“西拉木伦河源出克旗百尔赫贺而洪,是塞外之巨川,早见于诸家方志潢源今称源水头”。源水头位于克什克腾旗西部海拔1340米的高原沙地上,从下切沟槽的下面有几十孔泉眼淌出清水,向下逐渐汇流成河,认为源水头是西拉木伦河的发源地。1989年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组织河流基本资料调查工作时,正式将萨岭河定为源头。西拉木伦河流向是由西向东,流经龙口、醋铺、金桥、巴林桥、胡日哈、海日苏,至台河口入通辽境32公里,至翁牛特旗大兴乡海流图东敖包出赤峰境1.5公里处,与老哈河汇合后进入西辽河干流,河流全长380公里,流域面积3.14万平方公里。

  通辽境内支流

  教来河

  教来河是西辽河下游右岸的大支流。元明时称遥拉河,清代称那拉特河、巴奚里河。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所绘“辽河水道图”中的那拉特河尚属内陆河。民间传说康熙亲征噶尔丹,经奈曼时遭遇饥渴,令人四处找水,3日后群臣禀报说从西南“叫”来一条河,康熙出见时,果然有一河滚滚而来,故称“叫来河”,又称小清河,现称“教来河”。

  教来河发源于赤峰市敖汉旗南部努鲁儿虎山的金厂沟梁镇四六地村老道梁。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于下洼镇出境进入通辽境内,经奈曼旗、开鲁县、科尔沁区至科左中旗姜家窝铺村汇入西辽河,河流长482.2公里,其中通辽境内352.8公里,流域面积1.8万平方公里。

  新开河

  新开河是西辽河下游左岸的一大支流,原称新辽河、北老河,下游段原名为清河。新开河历史上称为台根郭勒,即台根河,1951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将其命名为新开河。开鲁建县前台根河口在翁牛特左旗东北端,从西拉木伦河分向东北流经阿鲁科尔沁旗,扎鲁特旗流入科左中旗,水文资料记载至胜利乡英窝村与乌力吉木仁河汇合,以下河段人称新开河。现汇合处距右岸英窝村5.5公里,距左岸塔拉吐村2.5公里。流至小瓦房村2.4公里处汇入西辽河,即双辽市卧虎镇敖吉屯1.1公里处。新开河全长378公里,平均比降6.8‰,流域面积1.27万平方公里。

  乌力吉木仁河

  乌力吉木仁河是位于西辽河地区最北部的一条内陆无尾河。乌力吉木仁河上游称乌力吉木伦河,乌力吉木仁为蒙古语,汉语意为吉祥之河,历史上辽代曾称为狼河,金代称为金粟河,元代称为火儿赤纳河(背狼河),清代称为乌尔吐绰农河(长狼河)。

  乌力吉木仁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麓巴林左旗大罕山的老虎顶山,向东南流经巴林左旗的沙那、林东和阿鲁科尔沁旗东部天合隆出境,至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特斯格村南,纳支流黑木伦河进入通辽境。经科右中旗、科左中旗,在科左中旗境内原为一条无尾河,所以有些资料未将其列为西辽河支流。1985年,科左中旗为避水害修整为固定河道,流经科左中旗胜利乡塔拉吐村西南汇入新开河。至此乌力吉木仁河也成为西辽河的一条支流。乌力吉木仁河全长457.5公里,流域面积3.53万平方公里。

  西辽河流域

  西辽河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西南部,北以松辽流域分水岭为界和嫩江流域接壤,东接东辽河流域,南临辽河干流和大、小凌河,西与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医巫闾山和滦河流域毗邻。西辽河位于辽河上游,发源于河北省,总长829公里。流向总体由西向东,两岸地势平坦,广泛分布山丘草原和黄土台地。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涉及吉林、辽宁、内蒙古和河北4省区。内蒙古境内西辽河流域面积12.7万平方公里,占西辽河流域总面积的92%,其中40.8%为平原区,59.2%为山丘区,涉及赤峰市12个旗县,通辽市7个旗县以及兴安盟和锡林郭勒盟一小部分,其中赤峰和通辽两市面积占97.5%。

  西辽河与西辽河文明

  西辽河是河流的名称,也是辽河上游干流。西辽河流域是自然地理概念,指西辽河及支流的地理面积。“西辽河文明”是人文历史地理概念,是一个区域文明的名称,《辽河志》中有这样的表述:习惯上将郑家屯以西称为辽河上游和西辽河地区。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明,不仅仅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台地,在大小凌河流域的辽西地区和滦河流域的河北东部地区均散落着不同时期的红山文化遗址,以西辽河命名的“西辽河文明”,他的文化区域超越了西辽河流域,成为一个边缘模糊的文化区域。那么为什么会以西辽河来命名?距今约9000年的小河西文化、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约7000年的赵宝沟文化、约6000年的红山文化、约5000年的小河沿文化、约4000年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这六种文化形态的发现地、命名地均在西辽河流域。所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西辽河命名“西辽河文明”是必然的。由此,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西辽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历史坐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区域新闻
   第06版:通辽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乡村振兴
概说西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