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纵览】

  内蒙古提前完成国家水库 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本报3月22日讯  (记者  张慧玲)记者从自治区水利厅获悉,2022年,我区实施244座小型水库雨水情设施建设和248座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项目,提前3年完成国家要求的建设任务。

  据悉,2022年,内蒙古争取国家防汛补助资金6650万元,用于各地水毁工程修复。此外,我区水利、应急多部门配合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分析研判、联合会商,加强水旱灾害预警平台建设,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分级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同时,我区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开展江河警保水位、旱警水位、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分析研究和水库预报预警体系试点建设。突出抓好水库及淤地坝安全度汛,逐级压实505座水库“四个责任人”、1482座淤地坝“三个责任人”及堤防管理、巡查责任人,加快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对40座淤积严重、功能丧失水库实施降等报废。

  我区邮政快递行业积极 参与生活领域碳达峰行动

  本报3月22日讯  (记者  李国萍)记者从自治区邮政管理局获悉,近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生活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我区邮政快递行业的分工目标。

  依据《方案》,全区邮政快递行业参与生活领域碳达峰行动的具体措施包括4个方面: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推广邮政快递绿色消费;推进过度包装治理,推动寄递企业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标准,推广循环包装材料,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提高废弃快递包装利用率;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发挥党政机关引领作用,践行、宣传低碳生活;推进行业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工作,限制一次性消费品使用,促进行业垃圾分类回收。

  呼伦贝尔市35个国考断面 水质优良比例提高20%

  本报3月22日讯  (记者  帅政)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去年以来,呼伦贝尔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环境风险防控,全市35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较2021年提高了20%,水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

  据了解,呼伦贝尔市严格水源保护,严防城市黑臭水体,2022年开展3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持续保持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该市还将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督促企业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此外,当地生态环境局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生态环境局建立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力,为防范重大生态环境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

  阿拉善盟节水增效推动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本报3月22日讯  (记者  张慧玲)记者从自治区水利厅获悉,阿拉善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强化水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通过节水增效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处理能力达4万吨每日,再生水产水率达到80%,再生水100%回用于工业生产。

  据悉,近年来,阿拉善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发展,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实现节水增效,逐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随着园区39个项目的节能审查手续获批和节能技术改造有序推进,阿拉善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持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绿色低碳发展格局逐步构建,目前,已发展绿色工厂6家,其中国家级2家、自治区级4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文件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纵览】
春山在望 芳草可期
从森林资源谋“福利”
海南区:为历史遗留矿区“疗伤”
克什克腾旗:为浑善达克沙地东部“锁绿”
“生态树”变“摇钱树”
增绿护绿防患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