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河套仅指巴彦淖尔市俗称后套的平原地区。该地区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阵地。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引黄河水灌溉,是多民族、多省份群众共同繁衍生息之地,聚居着蒙、汉、回、满、达斡尔等多个民族。该区域主要的语言交流形式有后套话、蒙古语和汉语普通话。
后套话,具有明显的晋语特征,被归为晋语。河套地区很多蒙古族同胞除了蒙古语外,还会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我国民族语学界的资深专家戴庆厦先生认为,语言接触是指不同民族、不同社群由于社会生活中的相互接触而引起的语言接触关系,是语言融合的现象。一般认为,语言接触有三种类型,其一为目的语影响母语;其二为母语影响目的语;其三为两种语言相互影响。
河套地区属于第三种,尤其汉族群众与蒙古族群众在长期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语言互相借鉴,共同发展。比如,蒙古族群众在使用母语交谈时,一些汉语词汇会随时出现,比如,暖壶、箱子、盒子、饮料、红薯、电话、电脑、馒头等,表意清晰,切换自如。
蒙古语的语言特征和表达习惯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宾语之后。比如,挂吊瓶这个短语,蒙古族群众直接从汉语里借过来用,但是会说成吊瓶挂。
在词汇方面,也有大量蒙古语词汇进入后套话系统,比如,巴彦淖尔(富饶的湖泊)、乌梁素(生长红柳的)海、圐圙(院子、场地)、呼啦盖(贼、小偷)、活倒肚(肚子)、叨啦(闲聊、聊天)等。再如,蒙古语称为哈日莫格或哈尔马格的灌木白刺,借入后套话中就变成了哈木儿,这是人们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进行了改造。
语言互鉴的事实促进了语言融合,各民族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思想认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交流和沟通感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
随着汉语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各族群众降低了交流障碍,提高了生活便利性,同时也启发了思维,拓宽了思路和视野,日益满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各民族群众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语用心理趋向相同化,增加了语言的认同感。
再拿河套地区来说,其因水而兴,因水而富,聚居于此的各族人民都有择水而居的生活习惯、爱水护水的行为准则,更有利用水资源勤劳、诚实劳动的美好品格。各族群众对水文化的认同,折射出各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文化的共性越多,语言和文化认同感也会逐渐增强,民族认同感就越强。
河套地区各种语言形式的接触与融合,充分证明各族群众在长期实践和不断交往中,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愈加深厚。
(作者系河套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