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成立

  本报5月4日讯  (记者  冯雪玉)近日,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是由从事内蒙古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的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遗企业以及单个非遗项目保护协会等单位自愿参加的地方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学会成立后,将致力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协助相关机构和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记录、建档、保存、研究以及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工作。

  据统计,我区现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为蒙古族长调民歌和中国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8个106处;先后公布7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45项,盟市级代表性项目2004项,旗县级代表性项目3694项。在传承人方面,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2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087人,盟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364人,旗县级代表性传承人5863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赤峰
   第06版:社会
   第07版:公益广告
东河区:民族团结之花竞相开放
守护场道安全的创新达人
内蒙古自治区主题团日活动举行
4.8亿元资金保障我区农牧区供水安全
徐乃超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训练场上绽放青春风采
在建设文明城市中提升文明新高度
内蒙古中青年作家联展开展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会成立
我区启动体育支教志愿服务活动
“外引内培”,乌兰察布市推进产业建圈强链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