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退休,思想不能退”

  □本报记者  蔡冬梅  实习生  李宝乐

  “这些东西放着不能用,扔掉又觉得可惜,修一修就又能用了。”不同型号的钳子、螺丝刀等工具,就是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民馨路街道盛唐路社区居民张锡利手中的“武器”。

  在大家眼里,张锡利脑筋活,更有一副热心肠。靠着一路摸索,小到台灯、电扇、收音机,大到彩电、冰箱,只要了解一下基本原理,他维修时就可以“手到擒来”。

  “我在岗时常年为单位维修电路,退休了,就想发挥下余热。”10年义务帮街坊邻居维修小家电,老张却说得轻描淡写。

  年轻时,一次意外受伤,导致老张的左手部分指关节缺失,现在动起来仍然不如正常人一般灵活,即便如此,也没能阻止张锡利帮助他人的脚步。他总是笑着说:“这不算什么,影响不到我日常的操作,能为大家修理好小家电,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在他手上,被修好的家电类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初心始终不变。

  社区居民刘大爷家里有一个年久失修的电热水壶,丢了觉得可惜,就联系张锡利,看能不能帮忙给修一下。张锡利来到刘大爷家反复查看后,终于找到了水壶不工作的“病因”,不一会儿工夫,电热水壶就修好了。

  老张热心做好事的名气慢慢传开来,慕名来找他修家电的人多了,经常有周边的邻居向他寻求帮助。张锡利不仅有了更多维修小家电的经验,在他的推动下,盛唐路社区还创立了能工巧匠义务维修站。

  每天早上8点半,只要居民拿着家里不好用的小家电来到维修站,这里就会准时开张。拎出工具箱,戴上老花镜,老张的一天就开始了。据统计,截至目前,张锡利共为居民修理好小家电百余件。

  在维修过程中,他也碰到不少问题,最麻烦的是找配件。有时候为了配一颗螺丝,要跑好几家五金店。社区几次提出想贴补材料费用,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总说,做好事不图名利,解决问题才是最大的欣慰。

  张锡利说:“在我6岁时,建设包钢需要人才,作为党员的父亲第一时间响应国家号召,从山东带着我们一家扎根在包头。深受父亲的影响,身为党员的我,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有什么志愿活动都愿意参加。人退休后,思想不能退,能帮助到他人,我的内心总是很高兴。”

  如今,张锡利不仅是志愿服务队队长,还是社区文化团队队长、“百姓说事点”信息员、义务巡逻员。“每天修修小家电,跟邻居唠唠嗑,感觉退休生活很有意思。”老张笑着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出彩
   第06版:兴安
   第07版:出彩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科技
◎每周一学
​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为群众幸福“加码”
精细服务让“面子”靓“里子”实
青年文明号,亮起来!
从“进淄赶烤”悟使命担当
党建引领描绘振兴图景
“人退休,思想不能退”
双向奔赴 基层治理注入“新”力量
党建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