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黄河流域

包头水陆驿站寻踪

2006年燕家梁遗址发掘全景。
▲南海子码头上的渡船。
燕家梁遗址出土的白釉褐花罐。
▲燕家梁遗址出土的青白瓷狮子摆件。
▲燕家梁遗址出土的青釉双鱼盘。
▲燕家梁遗址出土的白釉折腰碗。
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瓷罐。
▲ 钧窑香炉。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位于内蒙古的西部,黄河“几字弯”顶端中部。包头市南临黄河,中亘阴山,山南是肥沃的前套平原,山北是水草丰美的达茂草原。

  在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燕家梁自然村台地上的燕家梁遗址,出土了大量中原及南方一些窑系瓷器,反映了元代北方地区与中原和南方地区商贸往来的频繁,同时也说明燕家梁遗址是元代连接漠北地区与中原和南方的一处重要水陆驿站,对研究元代包头地区的历史及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长城蜿蜒连接东西,阴山锁钥连通南北。樯帆林立,驼铃悠扬,草原文明与黄河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融汇贯通。在这里各族人民敦睦相亲,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水陆要冲  北疆通衢

  绵延万里、奔流不息的黄河,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如弓弦般拉出一个全长830公里的“几字弯”,包头正好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黄河包头段河道总长220公里,自西向东流经包头市九原区、东河区和土右旗等,之后折向东南,再无北顾。东河区的阿善遗址处是黄河与阴山亲密相拥的地方。

  早在新石器时代,包头阴山南北的通道就有人类居住,包头阴山地区的原始文化,也是中原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文化的北界,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线索。

  包头地区在夏代属朱开沟文化范畴,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与莫尼路交汇口北曾出土夏代陶三足瓮。三足瓮是龙山和夏商时期在内蒙古中南部,山西晋南、晋中、吕梁、晋西南部及陕西西北部多见的一种器物,反映了当时包头与这些区域的文化交流。

  包头发现的大量岩画遗存属于夏商周时期,数量约在3000幅以上。岩画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原与草原地带东西文化的交流。

  秦代,北方交通的枢纽由云中转为九原(郡治在包头市九原区麻池城址),包头开始成为北方重镇。

  北魏时期设立六镇,六镇之一怀朔镇就在包头昆都仑河支流五金河上,扼昆都仑北口。

  唐代,在内蒙古黄河流域以北、阴山以南兴修了3座受降城,作为屯兵驻守的军事据点。中受降城(今包头市敖陶窑子)逐步成为北方的交通枢纽,使臣、马市、贸易络驿于道,逐渐发展成为通向中亚、欧洲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

  清康熙年间建立北京通往西北的台站,其中包头前山设有美岱召、板申气、萨尔沁、箔头(即包头)、昆都仑、哈德门等站。

  草原丝绸之路,指古代自中国中原地区向北越过长城入塞外,然后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西去欧洲的陆路商道,是四大丝绸之路中发挥作用最多的一条通道。草原丝绸之路汉唐时期主要从长安、洛阳出发北上,穿越阴山向北或西北而去,包头正处于这一线路的枢纽地带。

  元明清时,草原丝绸之路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起点转换为北京。包头是北京连接漠北等地的必经之路,由此,包头发展为商贸发达的水陆驿站。

  黄河渡口  河运肇启

  包头南临黄河,史前时期便有黄河中游人群北上定居,后更有黄河漕运之便。

  中部阴山山脉横亘,山前是黄河冲击而成的河套平原,是适于农耕的肥沃粮仓,也是东西通行的便利之地。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灌溉和运输是一条河流最为重要的两大功能。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其灌溉和航运的历史非常悠久。由于地理与水文条件限制,黄河航运发展缓慢,但是在河套地区,黄河的航运发展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内蒙古社科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康建国说。

  黄河河套地区的河运发展在秦汉时就已经出现,在元朝时已经初具规模。元世祖忽必烈希望能从黄河源头开发一条完整的运输线,于是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黄河探源活动。

  这次探源活动加深了人们对黄河源头和上游地区的认知,虽然并未实现全流域通航的伟大设想,但极大地促进了黄河河运的发展。

  据清代《东华录》记载,康熙幸宁夏,“回鉴时,由横城坐船,计二十一日至湖滩河朔”。湖滩河朔就是今天的托克托县河口镇。这是对于黄河水运最早的记载。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大水,包头附近黄河南迁7.5公里。道光三十年(1850年)托克托县河口镇码头被淹,西路船筏改在包头南海子码头停泊。同治三年(1864年)黄河改道,同治十三年毛岱渡口移至包头南海子。至此,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设置的两处官渡,全部移至包头。后虽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迁移至王大汉营子,但仍在包头城边。这些为包头水运码头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1860年,随着天津港的开放,使包头皮毛业的出路得以扩展。清末民初,包头取代河口吉盐运销中心,成为吉兰泰盐运销控制中心。1923年,京张铁路从归绥通车到包头,包头成为内蒙古和西北地区水路、陆路、铁路交通运输的枢纽。通过黄河水路,上迄兰州,下至山西河曲的货物都可以运至包头,沿黄河下行的货物有从磴口至包头的吉兰泰盐,从五原运到包头的粮食、天然碱,从河口镇到包头的杂粮、盐、碱等,从甘肃至包头的皮毛,下行货物以西北和内蒙古沿途各地的特产为主,上行的货物主要有铁器、粗瓷、木料、布匹、糖、茶、海味、洋油等生产生活用品,一时间,包头水运、陆路和铁路相辅相成,繁华盛极一时。

  精美青花  映照融合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者在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燕家梁自然村台地上发现一处遗址,后称为燕家梁遗址。 

  “燕家梁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河套地区的核心地带,地处阴山山脉大青山和乌拉山分界的昆都仑河谷南口,向北通往阴山北部草原,交通便利,是沿黄河交通要道上的一处非常重要的节点。”内蒙古社科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康建国说,“元代从东胜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至应里州(今宁夏中卫县)设置了水驿,燕家梁遗址应该是当年重要的沿河驿站之一。从东胜州经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到漠北哈喇和林城的陆驿也经过这里。据此推测,驿站的设置及交通的便利使燕家梁逐步成为蒙元时期一座繁华的市镇。”

  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包头市文物管理处考古人员多次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其中一件为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瓷罐,现为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包头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建林介绍,这只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饰有寓意吉祥的花卉纹路,精美大气,色泽蓝中带微紫,零星铁斑凹凸,均有底平足,火石红为一线红,麻仓土特征。罐口内壁有叉形标记,这在国内其他几件同规格的馆藏元青花瓷器中不曾有过。

  燕家梁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窖藏瓷器分属于五大窑系:江西省景德镇窑、河北省磁州窑和定窑、河南省钧窑、浙江省龙泉窑系,瓷器做工精美,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中国名窑。此外,遗址内还出土有青花和釉里红瓷器、龙纹瓦当、青铜祭器等具有身份等级象征的贵重器物。

  经考证,燕家梁遗址中并未发现烧造这些瓷器的窑址,说明这些瓷器大部分应是通过水路或陆路运输而来,充分反映了当时北方草原与中原地区频繁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塔拉、张海斌、张红星所著《包头燕家梁遗址发掘报告》中写道,2006年度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保存较好、关系明确的同时代不同时期的遗迹,譬如交错的道路、布局有致的房址等。特别是成排分布于道路两侧三层叠压成组的房址,多为官肆、店铺类建筑,其内一些生产、生活设施尚保存完好。大量墨书题记,加之许多精美遗物的出土,表明这里曾经是一处繁华的市镇,同时也为研究我国蒙元时期村镇、驿站的建置布局、经济形态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中原及南方一些窑系瓷器的大量出土,反映了元代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和南方地区商贸往来频繁,同时也说明燕家梁遗址是元代连接漠北地区与中原和南方的一处重要水陆驿站。

  清代以来,由于黄河改道,托克托县河口渡口被黄河水淹没,作为黄河渡口的包头南海子开始兴盛起来。码头经济的繁荣使南海子渡口一度名声大噪,由于有了频繁的商贸往来而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并在这一带形成了许多村落。人群聚集、经济繁荣和文化交融,在这里形成了一处典型的黄河文化集聚区。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武峰 王林喜)

  (本版图片由包头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理论特刊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要闻·文件
   第08版:乌海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1版:通辽
   第12版:收藏
包头水陆驿站寻踪
参考资料
北疆文旅 四季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