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与乡村双向奔赴

——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躬身大地诠释责任与担当
享村团队在东乌素图村调研特色农产品。
研学团的特色课堂。
入户调研。
田野调查队和牧民们交流。
享村团队在乡村采集数据。
  □本报记者  刘志贤  实习生  李璐  王冉昊

  每年暑假,一支支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冒着酷暑,深入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开展理论宣讲、田野调查、志愿服务,用自身所学所长助力乡村振兴。

  他们怀着对乡村的热爱、对服务社会的热情,用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在躬身大地的火热实践中,他们收获着感动,收获着成长,实现了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学生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传承红色基因,接受考验、迎接挑战,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描绘好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学有所用  为乡村打造数字化特色名片

  7月末,吕国伟带着他的享村团队再次来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东乌素图村,进行村落的数字化数据采集。

  吕国伟是内蒙古工业大学数据科学与应用学院2020级学生,从去年开始,他就和十多名同学组建团队,谋划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事儿。团队开发的“享村生活”小程序获中国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指导的全国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享村生活”以建设数字化乡村为手段,通过渲染沉浸式乡村文化、人文气息等,提升乡村关注度,并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采集,因地制宜为乡村制定特色数字化方案。

  在“享村生活”项目引领下,享村团队已吸收来自全区高校的100多名成员,他们来自全区12盟市,就近就便大量收集乡村风景、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之后把这些素材上传至“享村生活”小程序上,为乡村打造特色名片。

  “每次启动无人机查看村落全貌,我都会被村庄不同角度的美所折服,”团队成员耿雨楠感慨地说,她更加深刻理解了“享村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熊文悦、张露、杜鑫等同学主要负责全方位数据采集,他们扛着沉重的照相机、三脚架,带着笔记本,走遍村庄每个角落,认真记录下这里的点滴特色。多天的数据采集后,大家回到实验室,由数据通信相关专业的吕国伟、李行、田浩然等人筛选数据,并制作成VR、视频、特色文化解说,最后再将制作好的数据上传到平台,开始记录追踪用户根据浏览习惯生成的偏向报告。

  “我们成立享村生活公益团队,就是要帮助乡村把本土文化变成更好、更易传播的乡村名片,用自己的专业所学建设‘数字乡村’。”吕国伟介绍。

  在前期调研时,团队成员发现,东乌素图村历史悠久,又有神泉、杏产业等,特色鲜明。然而,因为缺乏系统专业宣传,知名度不高,当地发展旅游业比较受限。比如,村民陶玥经营了一家露营基地,资源很好,但只能靠口口相传招揽生意,她充满期待地说:“希望通过大学生们的数字化平台,把我的品牌打出去,酒香也怕巷子深呀!”

  目前,“享村生活”已建立起东乌素图村、恼包村、乌兰哈达苏木、新巴尔虎右旗等地的特色名片。暑假里,来自全区各地各高校的团队成员还在不断采集完善其中的数据。团队成员、内蒙古财经大学学生李登虹来自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她就地采集了不少家乡的素材,正在陆续上传平台。“希望经过我们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把家乡更好地宣传出去,让家乡越变越好,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建设家乡。”

  内蒙古工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马利强是享村项目的指导教师,他对项目寄予厚望:“享村团队不辞辛苦深入农村牧区、田间地头,同学们利用自身所学拓宽农村发展思路,帮助乡村建设数字藏馆,促进农民增收,为建设美丽乡村进行积极探索。希望团队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等方面持续发力,带动更多大学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团队负责人吕国伟对项目充满信心:“乡村有独特的风土人情、厚重的历史文化、巧夺天工的手工技艺等,这么多丰富的资源等待享村团队去发掘、采集、整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我们这个公益团队,现在我们已经进行十几个乡村的数字化建设,还将继续发掘更多。未来,希望能有政府和企业加入进来,以我们的数据作支撑,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对一的特色解决方案。”

  温情之旅  上好行走中的“大思政课”

  这个暑假,来自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师生研学团的15名师生,走进学院前不久确定的、位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的“家庭会客厅”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在行走中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收获成长。

  “乡村振兴中的巾帼力量”“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助力成长”……这些内容,都是思政课研学团成员此行关注的重点。搞调查研究,沟通是首要的,而当地独特浓厚的西部方言,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好在,研学团成员卓拉是呼和浩特人,她自然就成了研学团和乡亲们沟通的桥梁。“听到乡音感觉特别亲切!我们的入户采访调研也特别顺利。”卓拉兴奋地说。

  “家里的收入来源都有啥?孩子们都在哪里上学工作?这十年来,咱村里、家里有哪些大变化?”走进村民家中,师生们坐在炕上跟村民拉家常,听他们讲述一个个乡村巨变的故事、一个个小家庭成长的故事。

  在美岱桥村一户临街开超市的人家,从四川远嫁而来的女主人高兴地跟大学生们分享着她的红火日子:“这几年村里变化太大了!很多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开始想着要回来了,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的教育也比原来强多了。在我们的大家庭里,老人关爱子辈,子辈孝顺老人,兄弟姐妹们相互帮助,小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庭和美幸福,还有啥不满足的!”“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其实就是乡村振兴的最佳写照。”入户调研下来,卓拉和老师同学们也都很兴奋,原来幸福真的可以传染。

  来到乡村,能不能给乡亲们送去一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研学团师生绞尽脑汁,终于,大家想到了与土右旗乌兰牧骑联手,为西湾村村民献上了一场“文艺大餐”。说干就干,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董千荟自告奋勇担任文艺晚会的整场主持,还精心准备了表演节目。哪怕苦点累点,哪怕汗流浃背,为了让文艺晚会更加完美,她和同学们不断推敲主持词、一遍遍打磨表演节目。好事多磨,演出当晚天公不作美,竟然下起了雨。虽然大家都担心晚会不能如期进行,但董千荟仍在心里默默排演节目,她不想让乡亲们失望而归。庆幸的是,最后雨势逐渐变小,晚会开始了,精彩的文艺节目陪伴村民度过了一个热闹而难忘的夏夜。

  助力乡村孩子们的成长,也是研学团此行的重要内容。在板申气村和美岱桥村,大家为孩子们准备了精彩的京剧体验课。“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特点不一,同学们绘制时要细心观察。”研学团成员认真为孩子们普及京剧的历史、行当、四大名旦、板腔体、脸谱绘制等方面知识。看到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争先恐后地参与,大家欣慰极了。除此之外,他们还组织了古诗鉴赏课、舞蹈课、推普课堂、红色故事分享会等,用知识的火炬点亮孩子们求知的心灵。

  多彩的研学之旅结束了,在助力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中华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师生研学团成员也收获了很多。“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和乡亲们的热情配合下,我们此次研学画上了完美的句号。通过活动,大家更深刻地了解了我的家乡内蒙古,很高兴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卓拉说。

  俯身田野  坚定扎根祖国北疆的决心

  动员师生走进牧区,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记录和收集他们的生活经验、文化传统等,暑假里,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启动了以“内蒙古边疆中国式现代化调查研究”为主题的田野调查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放假,各小分队陆续分赴四子王旗、达茂旗等农村牧区,深入了解当地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并与农牧民互动,倾听他们的心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探索内蒙古边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杨淑羽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田野调查实践小分队的一员,她和其他9位本科生、研究生一起,走进四子王旗各苏木乡镇,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田野调查。

  空气清新,青草芬芳,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四子王旗迎来一批批游客,也难免留下一些白色垃圾。小分队到达这里的第一件事,便锁定了清理白色垃圾。虽然草原上烈日炙烤,但大家丝毫没被吓倒,一次次重复着弯腰再站起的动作,似乎也没觉得累,直到晚上躺在床上,才感觉到浑身酸疼。

  草原上的天气,阴晴不定,突然就来了一场酣畅的大雨。小分队成员们不顾头顶的倾盆大雨和脚下的泥泞遍布,给阿日点力素嘎查的牧民们紧急转运草料。等到转运结束,大家这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彼此的狼狈样逗乐了。同学们的真诚帮助打开了牧民们的心扉,也为田野调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来自城里的大学生们,与牧民朝夕相处,学会了驯马、喂牛、铲牛粪、采沙葱,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

  “牧民为牛羊准备好适量的草料,然后还会把草料分成合适的份额铺在食槽。以往我们以为,庞大的牛羊群以散养为主,其实细心的牧民们会巡视观察牛羊是否正常进食、是否需要额外的饲料。如果不是真正走进了牧民生活,这些细节我们不可能了解。”杨淑羽感慨道,“在实践中我们结识了很多质朴的牧民,了解到很多动人的故事,增长了很多难得的见识,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对以后的深入学习研究很有帮助。”

  在实践进入尾声时,小分队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还来到乌兰花镇看望“人民楷模”都贵玛老人。老人为同学们写下祝福,勉励大家奋发向上,为祖国的建设出力。终于见到了课堂上、新闻里经常提到的英雄人物,小分队成员胡文杰特别受鼓舞,他激动地说:“老人的殷切期望更坚定了我今后扎根祖国边疆的决心,这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太大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躬身大地诠释责任与担当
~~~
~~~
少先队社会化创新发展:~~~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专题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科技
   第08版:鄂尔多斯
   第09版:文件
   第10版:文件
   第11版:要闻
   第12版:公益广告
青春与乡村双向奔赴
用光影照亮基层文化星空
拉网式排查违规校外培训
把快乐送到孩子们身边
社会实践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