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先队社会化创新发展:

把快乐送到孩子们身边

  □本报记者  赵曦

  聚焦孩子们成长需求,近年来,自治区团委、少工委建平台、探模式、创品牌,推动少先队社会化工作创新发展,把快乐送到孩子们身边。

  拓展阵地,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服务

  暑假里,呼和浩特市丽苑社区的青芽学堂开课了。诗歌朗诵、暑期作业辅导、红色电影、安全知识讲座、手工制作……课程内容丰富极了。

  同样,在呼和浩特市永泰社区,少工委主任维娜组建了少先队员寻访小队,带领孩子们开启社区“幸福圈”探秘之旅。“永泰社区少工委是呼和浩特市首批成立的社区少工委组织,它发挥了党建带团建、队建的优势,拓展了少先队活动阵地,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参加社会性、实践性、综合性体验活动,幸福感满满。”维娜高兴地说。

  近年来,自治区团委把社区少工委建设作为少先队组织迈向社会的重要支撑,打造“家门口”的少先队活动阵地,目前全区社区建成少工委比例已达61%,极大提升了少先队员的社会参与融入度。

  此外,全区团组织积极探索“宫+少先队”模式,将青少年宫作为少先队迈向社会的重要支点,助力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建设提质增效。自治区团委还积极联合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完成3个“校外少先队队室”共建项目,协调内蒙古展览馆打造内蒙古少先队队史、成就展展厅;与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税务干部学校等8家单位共建“内蒙古自治区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命名挂牌各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营地)500余家,将少先队阵地建设向更宽更广领域延伸,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创建品牌,带给孩子们更多获得感

  近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第一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乌里雅斯太镇巴彦额日和图社区少工委的组织下,走进牧民额尔敦达来家中,聆听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回到社区少工委,少先队员兴奋地绘制寻访地图和边境线,分享守边护边故事,开展“守边小卫士”红领巾特色奖章评选,充分感受卫国戍边精神。

  在包头市,也创新性成立了“小蒙古马”队长学校,统筹发挥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阵地作用,建立协同开放机制,为少先队小骨干就近就便开展活动提供服务保障,构建起“少先队幸福圈”。

  在乌海市,“青少年宫少先队队室”引领一批批少先队员感受党、团、队旗飘扬在家门口的红色力量……

  近年来,自治区团委、少工委依托校外少工委平台,组织少先队员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活动,打造了“少年军校”“少年警校”“少年科学院”“红领巾讲解员”等品牌活动,已开展民族融情营、科技体验营、农耕文化体验营等全区少先队员冬(夏)令营和社会实践活动4000余场,参与人数45万人次,带给少先队员们更多的获得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躬身大地诠释责任与担当
~~~
~~~
少先队社会化创新发展:~~~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专题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科技
   第08版:鄂尔多斯
   第09版:文件
   第10版:文件
   第11版:要闻
   第12版:公益广告
青春与乡村双向奔赴
用光影照亮基层文化星空
拉网式排查违规校外培训
把快乐送到孩子们身边
社会实践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