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阿拉善盟:

擦亮生态底色 厚植民生福祉

阿拉善巴音湖碧水蓝天。
经过多年的调水生态恢复,胡杨林得到有效复壮更新。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在生态秀美的马兰湖举办文化旅游活动。李雅蓉 摄
初秋的孪井滩腾格里额里斯镇查拉格尔嘎查呈现出水草丰美的景色。李雅蓉 摄
阿拉善高新区、示范区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善和保护黄河流域环境质量为目标,着力打造“生态”实力名片。
  □刘宏章 邰芳 徐爱翔

  贺兰山绿野绵延,居延海碧波荡漾,营盘山公园空气清新、绿草如茵……走进生态秀美的阿拉善,美景无处不在,人们健身锻炼、休闲散步、游玩赏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近年来,阿拉善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各项重点工作,持续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生态环境治理夯实民生“绿色根基”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阿拉善环境真是好!”近日,从重庆到阿拉善旅游的游客范永漫步在阿拉善营盘山公园,头顶蓝天如洗,身旁四周绿树环绕,山下巴音湖碧波荡漾,别样风光令他心醉。他拿出手机对着美景拍个不停,并把美图发到微信朋友圈,“晒”出那抹“阿拉善蓝”,引来亲朋好友的纷纷点赞。

  保蓝天,增碧水,守净土。从源头上发力,从治污上破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阿拉善全盟共计划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项目102个,结合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目标,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

  开门见青山绿水,抬头望蓝天白云。截至6月30日,巴彦浩特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9%,剔除沙尘天气影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3%,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

  碧水蓝天满眼绿,生态美景入画来。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全盟黄河和黑河流域国控断面和区控断面年平均水质指标稳定达Ⅱ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水质良好;制订印发《阿拉善盟2023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点》《阿拉善盟固体废物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等,严格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及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管理,组织辖区内所有涉源单位开展核与辐射安全核查和放射源的送贮工作,安全贮存率和废旧放射源安全收贮率达100%……一系列务实举措,让阿拉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而这一组组数据,见证了阿拉善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奋进步伐。 

  管服并重,牢牢守住环境安全底线。监管和服务是生态环境工作的两个支撑,既要从严加强环境执法,又要优化环境准入服务,提升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阿拉善盟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压缩审批时限,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帮助指导企业履行报批程序和环节,强化“三同时”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共抽取134家企业完成相应的检查工作并公示。办理25起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共处罚款294.388万元。受理环境信访案件43件,已办结40件,3件在期限内办理中。组织开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现场共检查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65家,发现问题478条,正在按要求整改落实中。

  同时,阿拉善盟进一步强化污染源源头监管,国家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中,阿拉善盟重点单位数据有效传输率达99.2%。深入落实地方事权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任务,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专项检查力度,指导帮扶各重点排污企业加强自行监测管理,重点管理发证企业自动监测数据有效传输率99.56%,自行监测数据公开率98.45%。

  补齐短板,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蓝天、碧水、净士不仅承载着美丽家园,更饱含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同时,阿拉善盟以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加速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将绿色发展底色越擦越亮。

  今年上半年,涉及阿拉善盟的22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整改任务,目前已完成整改8项,其余14项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中,转办阿拉善盟的29件信访举报件已全部办结。持续深化2020年自治区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反馈的29项整改任务已完成28项,剩余1项正在按序时进度积极推进,转办阿拉善盟的36件信访举报件已全部办结。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水平专项行动列入台账问题76个,已完成整改72个,整改完成率95%,其余4个问题正在积极推进整改中。

  让环保扎根现在,用绿色昭示未来。阿拉善盟正在加速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用更多的蓝天白云为老百姓的获得感“加码”。

  满目皆绿意,处处是风景,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在绿色打底的画卷上,阿拉善盟将始终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真正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百姓的民生福祉。

  林长制让阿拉善“绿色家底”更厚实

  初秋时节,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峦叠嶂,满眼绿意,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吸引了许多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近期预约进入保护区的游客较多,一定要严格落实进山人员、车辆登记检查制度,切实加强巡护管控。”近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任侠来到贺兰山保护区,穿过郁郁葱葱的森林,一边询问近期保护区虫情监测情况,一边仔细查看游客进山登记情况。每个月,任侠总要来这里巡林几次。

  聚焦青山绿水,厚植生态底色。制定林区管护计划、开展山林巡护、促进管护措施落地……自阿拉善盟实施林长制以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实行了局长、副局长、基层管护员三级林长制巡查责任体系,任侠多了一个新身份——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林长,这也让她比过去更忙碌了。近两年,通过加强巡护管护,贺兰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今,绿色已成为贺兰山最鲜明的底色。

  山有人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念好守绿、护绿、用绿、增绿、活绿的“绿色发展经”,打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牌”,继河湖长制之后,2021年起林长制在阿拉善盟开始全面推行。全盟上下建立了党政同责的“双林长”工作机制和盟、旗区、苏木镇、嘎查村四级林长体系,这些林长们定期穿梭在林间,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林区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我们每天早上6点多就开始巡林了。最近游客多,山里面都要步行,早点出发我们也安心些……”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寺管理站雪岭子管护站站长白瑞朴实的话语,正是他严肃认真工作态度的体现。

  “瞧!眼前这片阳坡上,阳杜松已经成片了。还有,看那边,雪岭子防火外站旁的小灌木,已经从10年前的60多公分,长到现在的2米高。”白瑞说。炎热的夏天走进雪岭子,这里植被丰富、空气清新宜人,穿行其中就像走进了绿色的廊道。这样的“巡护路”,白瑞一走就是17年。“你看,这些林带每年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山下延伸,对林业人来说,这就是生态恢复良好的最好见证。”指着满山坡的青海云杉,白瑞欣慰地说。

  青山绵绵,林海悠悠……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阿拉善盟坚决扛牢政治责任落实好林长制,确定四级林长469名,盟委书记、盟长担任林长,盟委副书记、副盟长等5位盟级领导担任副林长,盟、旗区、苏木镇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均结合实际划分了各级林长责任区域,每个责任区域分别由1名副林长负责,嘎查村级建立了林长、护林员、草管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管理架构,各旗所辖国有林场站(治沙站)、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等管理机构均单独设立林长,并接受旗级林长的监督管理。截至目前,全盟各旗区已聘用护林员2140名,全盟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四级林长巡林5122人次,推动解决森林草原保护建设、森林草原防火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重点难点问题23个。

  2022年,阿拉善盟争取各级林草专项资金共计88702万元,完成造林58.3万亩,种草125.8万亩,防沙治沙111.8万亩,全盟生态面貌持续改善;新增梭梭人工种植面积66.04万亩,肉苁蓉接种面积6.5万亩,锁阳接种面积3万亩。“阿拉善生态产业健康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阿拉善沙产业示范园区”。盟内两家企业入选第五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航空护林巡护里程达64440公里,巡护面积225.54万平方公里……从全面推行建立到深入落实见效,林长制为阿拉善生态底色添上更为浓厚靓丽的一笔。

  从“林长制”到“林长治”,如今,阿拉善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绿色成为驼乡幸福生活最亮丽底色

  连日来,在黄河上中游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段(阎王鼻子)阻沙入河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现场,大型推土机来回作业,将凹凸起伏的沙地推成一片片平地,同时多台喷灌机也在同步进行喷灌作业……

  黄河阿拉善盟段82公里西岸紧依乌兰布和沙漠,沙水相连,水土流失严重,沙漠每年直接输入黄河的泥沙约有1亿吨,且以每年8至10米的速度东侵,严重威胁黄河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阿拉善高新区、乌兰布和示范区坚决扛起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的政治责任,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阻沙入河,全面提升林草植被覆盖度,构筑起保护黄河的生态安全屏障。

  “项目总投资2亿元,主要对黄河阿拉善盟段泥沙入黄最严重的11000亩区域进行水沙一体化治理。”滨河金沙公司“阎王鼻子”项目现场管理员刘成民告诉笔者,目前项目主体已经建设完工,安装高立式栅栏24.58万公里,铺设草方格4310亩,栽植乔木约14.8万棵,沙生植物198.57万株,多年生草本和半年生灌木2972亩。

  绿色是幸福生活的动人底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色彩。近年来,阿拉善高新区、乌兰布和示范区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目标,坚持以生态工程为抓手,以社会参与为重点,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三北”等生态重点建设工程,培育发展沙区特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沙漠景观旅游、节水灌溉和风能太阳能利用等类型沙产业,两区林地面积、植被盖度不断增加,在黄河西岸筑起一道新的绿色生态屏障。

  按照“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荒漠化治理进程,积极引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力量参与沙漠生态综合治理,同时坚持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化发展格局。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作为草业上市企业,公司投资近4.3亿元实施了乌兰布和生态新区环境治理项目,建成近5公里长沿黄护岸景观林带,完成沙区治理面积4660亩,有效阻止了沙丘移动,起到了阻沙入河的效果。同时,公司还投资1.2亿元建设了集科研、科普、示范功能为一体的阿拉善生态科技实验示范园项目,涵盖沙生植物种植及荒漠草原治理,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生态系统稳定性。

  金沙苑生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依托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独有的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不断探寻绿色循环发展新模式,先后建设3万亩葡萄种植基地、3万吨葡萄酒加工基地、畜牧业现代化舍饲养殖基地、4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3万亩优良牧草高效农业种植基地以及休闲度假的生态旅游基地,同时建设以乔木、灌木、牧草相结合的生态固沙防护林带屏障1万亩,将沙漠生态治理和沙产业结合起来,使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沙漠增绿、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如今,生态优势积蓄的“绿色势能”正在阿拉善喷薄而出,绘就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绿景图”。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阿拉善正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阿拉善盟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阿拉善
擦亮生态底色 厚植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