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论语·季氏》
【原典】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释义】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汤,古时指热水。孔子用“探汤”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人看到不好的事情时所应采取的态度。后世常用这句话来警示从政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
此外,《韩诗外传》中有“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即跟道德高尚的人相比,就有高的奋斗目标,会使德行增进;跟落后的人相比,标准要求降低了,会使德行减退。《增广贤文》还有:“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它们都与孔子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异曲同工,也表明了古人在道德判断上的一致性。
儒家要人向善和知耻,说的就是做人应当是非清楚,爱憎分明,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德。见到好人好事应当努力学习,想想自己哪方面不及他人,日后努力赶上。遇见坏人坏事时就应当赶快离开,这正是向善和知耻的表现。
【启悟】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中,常有让人向“善者”“贤者”学习,远离“不善”与“不贤”的劝诫。古人认为,趋善和避恶是修身养德的重要方法,二者往往相辅相成,求善就会避恶,避恶亦能扬善。前者是应该追求的道德境界,而后者则是应该守住的道德底线。
在趋善避恶、修身养德的过程中,自省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人们在生活中,每天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处理不同的事情,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言行举止难免受到影响。如果分不清善恶美丑,就很容易偏离正轨、误入歧途;如果缺少对道德的坚守,就容易突破底线和约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如果没有对道德境界的追求,就难以获得修身养德的长久动力。
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都说明了与谁为邻、与谁相近的重要性。“见善如不及”,说的就是要始终以先进为榜样、以楷模为标杆,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对照榜样、对照先进,查找自己的缺点,认识自己的短处。坚持“时时勤拂拭”,勤扫心灵杂草,勤修道德境界,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心态,见贤思齐、心慕力追。
而“见不善如探汤”则要求我们常怀敬畏之心,以反面典型为戒,自筑“防火墙”、自套“紧箍咒”、自设“高压线”,时刻保持警醒,善于自我约束,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警觉性,始终视法纪为“雷池”,绝不逾越,谨防“一失足成千古恨”。
(袁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