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居延海碧波荡漾、胡杨婆娑。漫步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农村牧区,一幢幢错落有序、设施齐全的新村舍展现着生活甜蜜、产业兴旺的新图景;步入田间地头和戈壁腹地,片片披满新绿的生态绿洲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勾勒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额济纳旗坚持把发展新型农村牧区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推动乡村集体经济从‘破零消薄’向‘扶强壮大’转变。”额济纳旗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永刚告诉记者。
苏泊淖尔苏木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苏木,辖3个嘎查,主要以蜜瓜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近年来,该苏木党委与嘎查“两委”结合实际,确定“党建引领,一村一策,一村一特”的产业转型总思路,探索出“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走上了富民强村的致富之路。
踏进策克嘎查,只见一排排青砖瓦房掩映在金黄的胡杨林畔,笔直平坦的水泥路伸向远方,街道两旁的树木在微风吹拂下沙沙作响……一幅环境优美、和谐淳朴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策克嘎查拥有毗邻策克口岸和居延海的独特区位优势,为嘎查产业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近年来,该嘎查坚持盘活存量,通过与额济纳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家门口”的企业联系合作,使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13万元的同时,带动112户279名牧民获得旅游分红,实现了由自治区级贫困嘎查向年稳定收入过百万元的美丽“蝶变”。“今年,我们嘎查进一步深化村企合作模式,与策克口岸山河有限公司签订合约,以嘎查出资购买车辆、公司统一管理运营的方式,合作发展跨境煤炭运输业务,让集体经济‘家底’更厚实,农牧民群众幸福感更强。”策克嘎查党支部书记其木格说。
走进巴音陶海苏木玛尔兹嘎查集体承包的果园,放眼望去,满园的杏子、梨子、李子,硕果累累,鲜果飘香,绘成一幅希望和丰收的画卷。这几天,玛尔兹嘎查农民苏军正在忙着晾晒刚收割的苜蓿草。2020年,在苏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苏军种植了160亩苜蓿。他能吃苦、会管理,苜蓿生长旺盛,第二年就纯挣20万元。
“苏木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我们支持,还为种植户新建了储草棚,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去年我又扩种了65亩苜蓿。”苏军说。农牧民苜蓿种植产量和收入双双提高的背后离不开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
玛尔兹嘎查位于额济纳旗最南端,仅有24户75名农牧民。然而,“小嘎查”却承担着服务国防、保护生态、守土戍边等重大任务。为了让农牧民安心戍边,守好国土,近年来,该嘎查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特”的发展思路,秉持党建带产业、产业促发展的理念,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示范种植基地,探索发展优质苜蓿产业和沙产业,并将种植面积由2020年的500亩扩大至1500亩,使牧草质量、亩产量逐年提升,每年户均增收9万余元。
与此同时,该嘎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座,存栏肉羊200只、西门塔尔牛130头;依托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实施“飞地经济”,承包周边地区果园,通过线上直播、线下采摘、党群协助方式,打开果品销售渠道,将林果品牌“玛尔兹”发展成为群众致富“新名片”。并延伸“现代化种植养殖+颗粒饲料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建设牛羊肉“预制菜”和水果干生产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农牧民得到更多发展红利。
“去年我们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余元,如今农牧民的钱袋子更鼓了,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后,我们要根据本地特色发展更多优势产业来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巴音陶海苏木玛尔兹嘎查副书记王银美说。
“一村一策、一村一特”的发展策略让额济纳旗集体产业发展既有动能又可蓄能,解锁了集体经济发展的“致富密码”。通过支部领、能人带、群众干、重点扶,多渠道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2022年该旗21个嘎查均实现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大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实现了集体经济更有活力、更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加速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