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足“牛功夫” 铺就富民路

  □本报记者  薛一群

  11月4日,走进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协日勒台嘎查布兽医家庭牧场,一头头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的改良牛或站或卧,神情悠闲地晒着太阳。

  牧场主布和白乙是村里有名的兽医,也是深耕牛品种改良的老行家。从1998年起,布和白乙开始对本土品种牲畜进行详细的遗传记录,利用不同谱系的冻精配种,逐步优化畜群品种,培育出了一批优质品种乳肉一体改良牛,其中个别牛的售价能达20万元以上。

  今年6月,布和白乙饲养的母牛获得了科左后旗第四届赛牛会挤奶母牛一等奖。“经常是牛还没下犊,区内外的客商就盯上了,多次找我订牛,现在是供不应求。”布和白乙说道。

  多年来,布和白乙主动向嘎查牧民推广改良技术,帮助完成配种工作,记录日常养殖谱系情况,形成“牛病历”10余本,使不少牧户受益。在布和白乙的示范带动下,周边15户群众开始发展精细化养殖,牛存栏达100余头。

  2021年8月,依托当地发展奶业的政策支持,布和白乙在自家牧场建设了挤奶站和乳品加工厂,形成了集饲草料种植、良种牛繁育、肉牛养殖、奶制品加工与销售的全产业链,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今后,我会继续走精养牛这条路,进一步加强改良与饲养管理,提升奶制品作坊的效益,带动乡亲们学习精养牛、提高养牛效益。”谈起未来,布和白乙信心满满。

  通辽市地处世界黄金畜牧带,具有悠久的养牛历史,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该市以进口西门塔尔牛为父本,以蒙古牛及三河牛与蒙古牛杂交后代为母本进行改良,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富民产业来抓,按照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部署要求,对全市肉牛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系统谋划,■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先后印发了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真金白银投入种质资源培育、核心育种场建设,全力推进肉牛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肉牛种质资源、品种改良、养殖规模、交易数量、品牌价值、服务体系六大指标均位列全国地级市首位,106万农牧民从肉牛产业链条中获益增收,综合效益持续释放。

  今年8月,通辽市发布了《通辽“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建设”白皮书》,涵盖了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的资源禀赋和有利条件、蓬勃发展的肉牛全产业链、“通辽肉牛”品牌的打造以及通辽肉牛前景展望四个方面内容,具有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特点,为该市肉牛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指南,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肉牛产业新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阿拉善
   第07版:科技
   第08版:青春号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习近平分别会见古巴总理塞尔维亚总理澳大利亚总理南非副总统
习近平向首届“一带一路” 科技交流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
前三季度内蒙古规上文化 企业实现营收96.5亿元
王莉霞参加第六届进博会开幕式
凝心聚力 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集宁区:“街长制”为城市治理聚力
下足“牛功夫” 铺就富民路
赤峰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羽翼渐丰”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