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有形”凝聚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共识
自治区团委坚持从政治上着眼、从思想上入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共青团全方位育人体系,分类施策、分层引导。突出组织化教育优势,不断深化“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通过“青联大讲堂”“青社学堂”和“伙伴计划”做好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新兴领域青年等群体的政治引领,进一步提高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在各族青少年中的覆盖面。
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引领全区146.7万名少先队员共争“小石榴籽章”,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基层、直达青少年。科右前旗第二小学校大队长刘怀意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共争“小石榴籽章”活动,获得一枚“小石榴籽章”,每天和红领巾一起佩戴在胸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就这样播撒进充满希望的心田。
在田间地头,在蒙古包里,在神圣庄严的满洲里国门前,在锡林郭勒盟大草原上,一场场冒热气、接地气的宣讲通过大众化、青年化、元素化讲解,打通理论服务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自治区团委组织北疆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民族团结宣讲“轻骑兵”,常态化进企业、农村牧区、机关、校园、社区、网络,开展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交流,用“青言青语”“童言童语”讲好五个事实道理和民族团结故事。
《内蒙古青年》《花蕾》杂志全面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从青年特点出发,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团属新媒体平台定期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专题栏目,刊发蕴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青少年网络文化产品,不断筑牢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拓展实践教育载体,“有感”共建民族团结进步美好家园
自治区团委突出共青团实践育人的浸润,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团结进步月等重大节日节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队日活动,定期推出“石榴籽一家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民族团结小小石榴籽”“大草原上的幸福滋味”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性主题团课、队课。
用好内蒙古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走进博物馆、红色纪念馆、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研学地参观访学、实地体验、交流讨论,让各族青少年在听、看、学、践的过程中结交不同民族的朋友,使“小石榴籽”们心贴得更近、手拉得更紧。举办全区少先队“小石榴籽研学营”“小小石榴籽”实践体验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在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少先队员杨婧说:“‘小小石榴籽’实践体验活动让我交了一位好朋友,以后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团结互助,相亲相爱!”
紧紧围绕青年进行社会观察、体验社会参与的内在需求,深化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边富民专项行动计划”,依托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三下乡”“返家乡”等社会实践品牌活动,组织各族大学生深入各地了解国情区情社情民情,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增进对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认识。■下转第4版 ■上接第3版 自治区团委通过“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等“青”字号评选活动,选树了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优秀青年典型,在座谈交流、故事分享、媒体访谈、网络直播等宣传活动中,榜样引领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
深化主题交流活动,“有效”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自治区团委把促进各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规划实施《“石榴籽一家亲”内蒙古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工程》,把育人属性贯穿推进示范工程的全过程,持续擦亮“心手相连·守望相助”“民族团结一家亲”“我是小小石榴籽”等品牌,全区各级团组织通过“手拉手边境行”“小石榴籽走边关”等交流活动,激发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
石榴花开,心手相连。自治区团委把“网上键对键”和“线下面对面”结合起来,开展与新疆、西藏少年儿童的结对子、书信手拉手活动,组织不同地区、各民族青少年广泛开展“云”交流活动。在全区7万余共青团组织、4万余少先队组织中深入开展的夏(冬)令营、同心营、融情营等研学交流活动,为各族青少年营造了共学共居共乐的沉浸式环境。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时时回荡在北疆大地。自治区团委将引领广大青少年始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青少年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助力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内蒙古自治区团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