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水惠民润沃野

  □本报记者  肖璐

  翻开赤峰地图,俯瞰万里平畴,有一条蜿蜒北上的人工明渠,地处翁牛特旗、松山区、敖汉旗三地交界的“金三角”,背依茫茫大漠科尔沁沙地,怀抱苍苍碧水老哈河,承担防汛减灾重任,日夜守护11座城镇220多万人口、40万公顷耕地和5条铁路干线。这里就是全区最大水库——内蒙古红山水库。

  金秋九月,漫步于红山水库环湖路,碧水清波,白云徜徉,湖水吻岸,下游的稻田连成一片,勾画出了独具特色的大漠水乡风光。

  饮水思源。新中国成立前,老哈河每当大雨滂沱就洪水漫溢,肆虐两岸。1958年,当地5万多民众历经7个严冬酷暑,扳倒土山,建起大坝,自此,红山脚下锁蛟龙,滔滔洪水汇库面。

  “民众都干劲十足,当时一个拦河大堤夜里被冲开,就靠着民兵突击队员手挽手、肩并肩组成人墙,其他人背着沙袋和石料冲入泥水之中,硬是拦住了决口处的水流。”讲起水库建设时期的故事,参与建设者李雲峰老人仍记忆犹新。

  李雲峰回忆说,修建水库涌现出宁城县民兵团钢铁连和红色突击队、敖汉旗民兵团红五连等众多英雄集体和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同修建红山水库民兵大军的辉煌业绩一道,永远铭记在赤峰人民心中。

  5万人用无悔青春镌刻出奋斗的足迹,近60年来,红山水库防御了大于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7次,累计防洪减灾和灌溉效益200多亿元,为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年来,红山水库在发挥防洪主作用的同时,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可观的经济价值。

  又是一年丰收季,在水库下游的万亩稻田,沉甸甸的谷穗挂满枝头,染黄了田野,满田尽披“黄金甲”,绘就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以前村里人种庄稼靠天吃饭,有了水库的补给,农民可以种植水稻,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村民孙殿江祖祖辈辈靠种田吃饭,谈及种水稻他颇有感触。

  在水库建成前,水库上下游一年四季都是风沙飞扬。在灌域的滋养下,昔日茫茫沙地变成了鸥飞鱼跃、稻花飘香的“塞上江南”。

  “今年红山水库下游共种植水稻1.98万亩,预计稻谷产量1287万公斤、稻米产量792万公斤。”乌敦套海镇镇长赵建东表示。

  如今,翁牛特旗已经成为赤峰市水稻生产核心区域,约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83%,是自治区第三大水稻生产旗县,借“水”行舟,随着科学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与应用,水稻产业正逐步成为翁牛特旗农牧业主导产业之一。

  “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这是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对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殷切期望。翁牛特旗生产的稻米通体圆润、色泽晶莹、香糯软滑、营养丰富,得名“红山稻”,米粒蒸煮软硬适中,粘性好,弹性大,外观油光发亮,口感既肉透又香滑适口。此外,该稻米蛋白质含量高,具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无论从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上,还是营养品质上,都堪称优质稻米,品质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红山稻”作为当地绿色有机品牌,因品质优良已远销国内外。

  除了发展水稻产业,近年来翁牛特旗以水为脉,拉长产业链,对红山湖景区、宝门银沙海开展深度规划设计,形成了“一龙一凤串七珠”开发格局,利用水库得天独厚的水面资源,力争将红山湖景区打造为集生态游憩、文化体验、运动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5A级景区。

  “水库建成改善了周边旗县百姓生存条件,一代又一代水库人在不断加强管理,护好这一来之不易工程,让它继续为沿岸百姓带去更多福祉。”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水库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局长程延峰表示,一代代人接过“接力棒”,使命光荣、任重道远。

  民工立大志,六月拦山洪,蛟龙锁山下,碧水连晴空。红山水库建设时期的优良传统,没有因岁月尘封而失色,没有因时代变迁而黯淡,正在浸染着翁牛特旗1.2万平方公里锦绣大地,在玉龙故里茁壮生长、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广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首府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兴水惠民润沃野
首府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 大起底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取得5项科研成果
角逐决赛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2条措施支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立足“地利”优势加快重点口岸建设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七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乌梁素海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内蒙古交通运输部门全力 做好“十四冬”准备工作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治区宣讲团走进 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商务厅团委和内蒙古日报社
简讯
呼伦贝尔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