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平安稳定是底色!

  “李大娘,最近养老诈骗很猖獗,得当心,让你花钱、转账的都不能信!”

  “张大叔,你有风湿病腿脚不方便,需要买啥生活用品和药品给我打电话,我给你捎过来。”

  眼下正值农闲时节,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双岭村,经常可以遇到驻村辅警李晓龙和乡亲们聊天,给乡亲们普法。

  “这个小伙子工作认真负责,人靠谱!”村民老张夸奖道。自从今年春耕期间,李晓龙联合梧桐花镇政府、司法所、综治办、人大工作人员共同为他调解了一起土地纠纷,他就特别相信这个年轻人。

  在翁牛特旗,每个村子都有这样一名驻村辅警。“最快发现问题,最稳妥地解决问题,不让小事变大,大事变炸。”梧桐花镇双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德智对驻村辅警大加赞赏。

  乡村振兴,平安稳定是底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平安乡村(农村牧区)建设,助推我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自治区公安厅专门出台了有关实施意见,着力构建乡村振兴警务新发展格局。

  全区公安机关大力推广“一村一辅警”建设,在农村牧区派出所及其所属中心警务室按照一个或多个行政村划分警务区,明确1名以上专(兼)职民辅警开展警务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派出所民辅警力量不足的,在本地村干部、村民党员、治安积极分子、大学生村官、网格员、志愿者中选任乡村警务助理,掌握辖区动态、采集基础信息、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报告警情、开展巡逻防范、宣传法规政策等,辅助做好乡村振兴警务工作。

  兴安盟公安机关创新工作机制,打造乡村振兴警务模式“警民联防点”,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能。2022年以来,32个“警民联防点”共化解186件矛盾纠纷,化解率同比上升8.15%。其中,“警民联防员”排查矛盾纠纷46件,化解41件,移交派出所及相关部门5件。

  乌兰察布市公安机关努力破解乡村振兴警务室建设难题,打造出以兴和县赛乌素镇兴隆堡村乡村振兴警务室为代表的“一村一图、一图一册、一户一卡”警务工作样板。通过不断强化基础信息摸排、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等工作,聚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警务室、“乡村里的110”、家门口的派出所,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警务建设新篇章。

  农村牧区点多、面广、人稀。为弥补警力不足,全区公安机关大力推行“1所+N室”警务模式,即在原有派出所基础上,在人口较多、治安复杂、案件高发的地区,设立中心警务室,派驻警力开展工作,以点带面,做好周边地区警务工作;在人口较少、治安良好的地区,协调嘎查村委会提供相应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设立流动警务室,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治安管理等便民利民服务;在人口稀少、边远的地区,采取快捷方式打造“摩托车上的警务室”“马背上的警务室”等特色警务模式,根据警情和工作需要不定期深入居民点开展工作,实现农村牧区警务工作全覆盖。

  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区公安机关主动将乡村振兴警务工作融入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工作中,积极争取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支持,推动派出所所长进苏木乡镇党委班子、优秀党员民辅警进嘎查村党委班子(可不占职数),引领乡村警务助理和网格员队伍开展乡村振兴警务工作,着力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根基。

  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服务一方百姓。全区公安机关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将加强基层派出所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系统工程来抓,大力开展乡村振兴警务工作,走出了一条预防预警在先、化解处置在早、防范基础在实的基层治理之路,有效提升了农村牧区的警务效能,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燕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文化
   第06版:乌海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同志加兄弟”:中越友谊历久弥新
紧系经贸纽带
创新体制机制为转型发展赋能
多花近10亿元“路改桥”,只为保护湿地
乡村振兴,平安稳定是底色!
遗失声明
“暖城之暖”鄂尔多斯主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