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
【原典】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释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谈的是道德修养问题。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德才兼备者;齐:相同;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孔子这句话,成为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意思是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也要以他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覆辙。
“见贤思齐”,昭示了榜样的示范作用;“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说明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自省”就是自我反思、反省,其目的正如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所言:“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还有类似的表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就是“见贤思齐”;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见不贤而内自省”。
【启悟】
自我反省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吾日三省吾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古以来,历代先贤在修身养性、完善自身方面,都十分重视自省的力量。唯有经常反省自己、理性看待自己,才能在反思中审视自己的过失、尽快改掉缺点、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提升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省是人生最大的财富。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具有自省的意识、焕发自省的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自然就会蔚然成风。
见贤和见不贤,都是以别人作为自己的镜子。见贤思齐,是确立一个修身养德的榜样;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以反面典型作镜鉴。《论语》中还有一句话:“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人要在善与不善、贤与不贤之间做出鲜明的判断和选择,形成好的道德习惯,见到好的行为,就急急追求,只怕赶不上;见到坏的行为,就像手伸进开水里一样,赶紧避开。
那么,如何做到见贤思齐呢?孔子讲:“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见贤思齐无须好高骛远,可从身边开始,从自己做起。我们周遭诸多熟悉之人、平凡之人,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品味,就会看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看到他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身处危急时刻,人们往往提高警惕,更容易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日里,人们反而容易失去警觉、疏于自省,如此久之,危险就难免接踵而来。因此,我们更应当将自省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拿出“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对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
自省的意义不止于认识不足,更在于超越自我。以平和心择善而从、以进取心博采众长,自知自省、时刻不松,才能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进而促进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不断升华人格。
(袁宝年)